时间之箭

百年之后,作为个体消失的你我,有何曾经来过这世界的依据?

顺着时间之箭来看待存在的话,任何生命(或非生命)都是白驹过隙,毫无意义。

时间的单向性决定了时间的可怕。

在四维空间里,我们把时间作为一个维度。在四维空间里,生命的历程有所占据,可视为一段固定的痕迹。我们于是永恒,就像历史人物的介绍: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某地人。

然而只要人还是不能穿越到过去,时间的单向性不变,时间这个维度就特殊到无法和其他维并列。

视为一段固定的痕迹,是在谁的眼中呢?一旦我们的意识随着死亡而湮灭,无法感知到自我的存在,所谓永恒也没有意义。

由此可见灵魂连续的必要。设想一下,你每时每刻变换一个躯壳,或者拉长一点,每天醒来你都是一副新的躯壳,你还是你吗?

只要你还记得之前的你,在你的意识里你就还是自己。这样的两个人,依然可以相爱。

“Jack,是你吗?”

“是呢,Rose。你的新样子看起来不错,你觉得我的怎么样?”

反之躯壳不变,人彻底失忆,就等于死过一回。

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存在确实是不灭的。人死后漫长的岁月里,组成人体的物质降解、消散,重新进入新的物体。

也许,我现在拿起的这本《庄子》里就有当年庄子身体的一个碎片呢。

所以有的宗教里承诺的来世福报有些吊诡。按照一般的设定,来世是完全忘了上一世的事情的。这样的话,来世的你和你有什么联系?“甲转世为乙”,与“甲死去,乙出生,甲乙毫不相干”这两件事,没有任何实际分别啊。

近几十年中国发生的变化非常急剧,而青春怀旧题材文艺作品的大热,恰是迎合了人们想要确证自我存在的心理。我活着吗?当然,我有过青春啊。

悲哀的事情是,生命本身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

社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抹去了个体对于生命流逝的微妙感受。

“大舞台”这一比喻就是一种蒙蔽。永不熄灭的灯光,永不停歇的演出,人们还鼓吹“冻龄女神”、“不老神话”……

都在给我们一种暗示,繁华持续不断、没有结束的一天。个体的价值,就在于为此繁华之维系最大限度地支出生命。

当有生命逝去,一片叹息哀悼,然而有多少人真正因而停顿,思考一下死亡?其实我们连自己的生死都谈不上关心,勿论他人之生死。

所以修改一下上面的话,悲哀的事情更确切地说,是死亡没有得到它应有的地位。

我们在活着的限度内看待活着,活得盲目而大胆。生与死的界限一旦跨越,立即成为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失去了我们的关心。

在这样的氛围下,戕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情人们不惮于为之。没死,就按活着的规则折腾。死了,抛在脑后。

不知死,焉知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历史上,玛雅人就认为时间是循环的。是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一下...
    HAHA羊阅读 252评论 0 0
  • 2017年12月24日 Lee公子 摘录于《开启你的高维智慧》 刘丰 著书中最后部分是刘丰老师与学员的问题解答汇总...
    Lee公子阅读 5,469评论 2 8
  • 题记:本是想激励某小先生的文字,用力过猛,竟然整成了微小说,还被某老先生批评结局不好。本就是胡乱文字,何必...
    宫长暮雪阅读 373评论 1 1
  • 树的高度和深度 From CSDN 暴走抹茶MOUKOY 1.高度 对于高度的理解,我们不管他数据结构什么什么知识...
    _Nullptr阅读 1,32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