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李靖有过隐居的经历吗?
——由小说《侠剑英雄谱》说起
在剑痴楼主所著的小说《侠剑英雄谱》中,主人公李靖的首次登场亮相是由一个隐居者的身份出现的,按照作者给出的理由,乃是怕功高震主,引来猜忌,于是才明哲保身,急流勇退的。那么历史中的李靖到底有没有隐居的经历呢?
按史料记载,李靖北征突厥大获全胜后,因为有功被封为卫国公,红拂女妻因夫贵,也被封为一品夫人,然而就在这时,御史大夫萧瑀上疏弹劾李靖,说他在破敌之后,没能把突厥的珍宝妥善保管,从而使战果失散,唐太宗为此责备了李靖,李靖一时负气,便以“疴疾日侵,腰腿疼疲,乞解所职,养病私门”为由,托病隐居在长安城西四十里外风光明媚的羡陂山麓,与红拂女悠游林泉,过着自由闲散的生活。
四年之后,也就是贞观八年(公园643年),盘踞在青海和新疆的另一支游牧民族吐谷浑兴兵侵犯大唐边境,唐太宗决定派军前往征讨,选将时他又自然想到了李靖,就这样李靖又担任起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大军直驱边境。李靖分兵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自北道进击;一路由侯君集、李道宗率领从南路追击。李靖挥军猛追十余日,在曼头山和赤水源一带追及伏允所部,两战两捷。南路军深入无人之境两千多里,在乌海一带歼灭吐谷浑的主力。不久,伏允的部队溃散殆尽,他本人也被部下杀死,余众投降唐军。李靖出师只用了半年时间,便一举歼灭吐谷浑部落,平定了西北边疆。西定吐谷浑后,李静再次隐居羡陂山麓,与红拂女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内,不涉尘世,过起了神仙般的日子。《旧唐书》说:“靖性沉厚,临戎出师,凛然能断,位重能避,功成益谦。”
由此可见,李靖确实有过两次隐居的经历,尤其是在大破吐谷浑之后,他与红拂女住在羡陂山一直终老离世。与小说描写不同的是,李靖大破吐谷浑归隐后的年龄已经六十五岁,而小说中的房玄龄奉唐太宗之命去邀请李靖出山帮忙时,李靖才五十岁的样子,整整比史书中记载的年龄小了十五岁,作者之所以如此安排,自然是为了有利于人物形象塑造的缘故。同样是一个李靖,五十岁确实要比六十五岁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也更能刺激读者的感官,抓住读者的眼球。何况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允许不同程度的敷衍虚构,所以也就无需对号入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