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徽因 不慌不忙的坚强》有感
初听林徽因,是在大学课堂。朦朦胧胧地记得,她是让诗人徐志摩热烈追求的美丽女中学生,是写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清丽女诗人,是参与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女工程师。
再读林徽因,我已从参加工作到为人妻母。一路不停地辗转奔波,经历了漂泊再到安定,我再真真切切地知道了,美丽、才情、成就如林徽因,终究也是位平凡的女子,经历过战争时期的颠沛流离和家徒四壁,到最后重病缠身,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行走在人生路上,需要坚定梦想,不忘初心;而在残酷的命运面前,要不慌不忙的坚强。
她不畏艰苦,坚持建筑事业。研究建筑学需要大量地考察古建筑,而考察古建筑经常会去到条件恶劣的偏远地区,不仅舟车劳顿,每日的工作更是艰苦无比。在一次外出考察中她写给妹妹梁思庄的信里说到:“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至晚六的时间里,…整天被跳蚤咬的慌,…结果浑身是包。”工作的艰苦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无论条件多苦,都“为能不动摇地干喜欢的工作而感到高兴”。
她重病缠身,依然笔耕不辍。“林先生更是重病在床,不能持笔,所以需要一个人帮助绘图和跑腿。…在梁家客厅,支起了一台简易的绘图桌,…”这是林徽因的助手关肇邺,如今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在回忆当年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情景时说的话。病中,林徽因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时间里,不遗余力的保护北京传统工艺景泰蓝。为了建筑事业,也是鞠躬尽瘁。
生活不易,却总是心有阳光,日子再难,也总是乐观坚强。“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就像她自己笔下的“人间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是一树一树的花开”,带给大家的“是爱,是暖,是希望。”
有人说“读书其实,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梦”。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了疑惑或者困难时,总能在书中找到我想要的解答。看书中不慌不忙的坚强的林徽因,我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坚定、向上的力量,让我明白,以后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做一个心有阳光的人,照亮自己,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