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到“异化”二字,是在高中。我叫他东哥,是一名人民教师,教我政治。高二下学期,前一位老师离开了,他来了。
云南师范大学应届生,一开始我很轻看他。心想一名应届生会有多大水平,哎,就随便学学吧。
未曾想这位老师很不一样,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和我们一样,不论哪方面都以我们的位置思考,无高姿态,像个孩子。
他是学心理学的,却被学校招作政治老师,但是他教的政治却杠杠的,每一节课都备课充足,每次都自信满满带着笑容进入教室,他很有亲和力,不愧是学心理学的!理所当然的,我们全班很快就非常喜欢他。
惊喜不断,他的与众不同还在于他和其他的老师不同,他不仅教给我们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还有课外的我们尚未接触到的知识。“异化”便是他告诉我们的新知识!
异化 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类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异化自然界的其他事物。比如我们使野兽家养化,使各自然规律为我们所利用。
但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兴起,我们逐渐被“异化”了。
刚开始还不明显,我们还是在操控着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推移社会愈发进步,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
手机是很典型的例子。刚发明手机的时候,几乎对人类是有利无弊,百利而无一害。但是随着智能手机兴起,我们像异化狗一样,本来是把狗拴在一地使它方圆一米移动,而现在变成了我们经常玩智能手机必须充电,像狗一样被手机异化,围绕方圆一米移动。
这可真是莫大的嘲讽。
走路,睡觉,吃饭,学习,工作,好像都离不开手机了。“如果没有手机三天会怎样”的文章,也越来越受欢迎。
我看以现在我们的青年群体来看,没有手机也许会利大于弊,对我们的眼睛,身体健康将大有裨益。
好吧我哪能改变什么,不过自己觉得手机对自己的影响有些大。现在每到晚上,眼睛布满血丝,充斥着手机的罪恶。同时,我的心灵的窗户也露着疼痛的呐喊。这时,不得不闭上眼睛。
我也挺鄙视自己的,说着不要被手机异化,要控制它,现在却还是拿着它,看着破碎的它,好像看到了将来破碎的自己,怎么办呢,写完就不看它了。
这也是我们同样的借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