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文/与君成悦
01
提起散文,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被它的美所吸引。
谁说不是呢?朱自清的抒情散文《荷塘月色》用拟人的手法,把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微风吹过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歌声。
【一起来欣赏】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还不够细腻,我们再细看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通篇都在营造一个极美的意境,让人读了之后,不禁深陷其中,感悟其间的美好。
和朱自清一样,我们所熟悉的散文名篇如: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冰心的《荷叶母亲》等,再往“古”里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些描写,也是把绝美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很多人认为意境美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所以,在写散文的时候,就会极力地追求美的意境,而忽略的实质内容,结果变成了为写景而写景,为意境而散文。
其实,这不得不说是散文的一个大误区。殊不知散文的类别有很多,不仅仅是写景散文、还有叙事散文、哲理散文、抒情散文等。
就拿叙事散文名篇《背影》来说。在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并没有特别地去营造一种意境美,相反他在描述父亲的背影的时候,特别的平实,甚至可以说是让人读了之后,有种小丑的样子。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样平实的白话的描写,纯粹用意境来套,恐怕是不熨贴的。然而,虽然意境不美,但却是非常感人的,读完之后催人泪下。
关于对散文只追求意境美的说法,人民日报的前副主编,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大师梁衡是这样说的:
“现在的散文创作也有一种不顾内容硬求意境的倾向,就像写惯古诗词求合律上了瘾一样。”
但是,诗歌的解放早已破了“戒律”,而以“散”见长的散文却被套上枷锁,恐怕是不合适的。所以,在散文写作中,不必一味追求意境美。
散文的生命是真实。
就像作家周立波说的那样:“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
它既然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文体,就必须要和小说不一样。小说的首要特征之一是虚构,那么我们就不能写小说式的散文。
但是,我们可以写散文式的小说,也就是说小说创作可以像散文一样美,但它虚构的本质不变。而散文就不能像小说一样虚构,所以小说式的散文是不成立的。
将古人论诗歌讲究的“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标准放在散文上,也是非常地合适。
就像丁玲的散文集《我怎样飞向自由的天地》里的开篇,写她小时候受五四思潮的影响之事,在她的传记里,其真实性是可以考究的。
02
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散文要讲究结构。
于是,他们在创作的时候,喜欢按照一定的结构去写,就好像梁衡在他的书中评论杨朔的散文模式时认为的那样,过于重雕琢,而且他的许多名篇,如《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等都是按照“物——人——理”三段式结构写出。
殊不知,这也是一大通病。被结构框架,这就好比写八股文一样,篇篇都按照“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如此以来,散文也就成为了“束文”。(梁衡说的,不是我说的,请杨朔先生的粉丝看见了,不要打我。)
梁衡大师说的不无道理。就拿杨朔的《荔枝蜜》来说,文章开头,写自己曾被蜜蜂螫了一下,因而看到蜜蜂心里就不舒服。
继而,作者描写了荔枝蜜的甜香(写物),不觉动了情,由蜜想到酿蜜的蜜蜂,便到蜂场去参观——荔枝林深处的“养蜂大厦”,此处开始写人,即作者和蜂农老梁的交谈。接着开始讲道理: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
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
再看《雪浪花》也是一样,先写浪花,再写人,作者和老泰山的谈话,结尾再引出道理:
“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就我看来,真正的散文只要抓住形散而神不散这个中心,结构并不需要框架起来。
真正好看的散文,只要真情实感,有中心指向,不必停留在谋篇布局的雕琢上,这就好比练功一样,无招胜有招,但却招招毙命。
再谈文字,散文的文字不必浓墨重彩,自然就好,就像白开水一样,数种饮料,果汁千姿百态,众多口味,但都不如白水一杯。
当然,越是返璞归真的文字,就越需要多练习,关于文字的锤炼技巧,没有它法,只有不断地写。
写多了,也就有感觉,这期间的奥妙,还真的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慢慢体会。所以,尽管去写吧,不必考虑太多。
以上总结如下:
1、散文不必只追求意境美
2、真实性是散文的生命
3、散文的文字尽量自然朴实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