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易经读懂中华文化(126)既济卦爻辞

既济卦爻辞及小象传: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象曰:曳其轮, 义无咎也。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上六,濡其首,厉。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既济,有自渡、自济之义。六爻如何济渡成功。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象曰:曳其轮, 义无咎也。

曳,拖、牵拉。濡,停留、迟滞。

曳和濡,都是反向作用力,限速、制止之义。

汽车上路前,必先检查其刹车系统(曳其轮,濡其尾),保证上路安全(无咎)。

初九,当进则进,当止则止,不燥进,不强渡(曳其轮)。

当其可之谓时,时宜、适宜(义无咎也)。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曳其轮,发而皆中节,节,止也。知其所止,制动而不失中。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茀,车幔。

六二,车幔丢失,勿追,七日后复得。“七日来复,反复其道。”

六二,阴居阴位,当位居中,其贵中虚,虚而能容。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反复中道,天地之心可见矣。(七日得,以中道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高宗伐鬼方” ,为商代末期著名战争之一。高宗,殷王武丁;鬼方,殷人西北边境民族。

九三,阳居阳位,居正用刚不用柔(小人勿用)。阴为小。

“高宗伐鬼方”来说,用兵之道,国之大事,师以众正,不可用小人之言。

用兵之事,时久劳师,劳民伤财(三年克之,惫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繻,锦绣华服。袽,破旧罩袍。

锦绣华服却外罩破旧罩袍,终日戒惧,战战兢兢。

“四多惧”,终日戒惧疑虑,思患而预防之(终日戒,有所疑也。)慎不害也。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杀牛,最厚之祭祀。禴祭,四时之祭最薄者。

东郊厚祭反不如西郊之薄祭,祭在合时,不在丰盛,心诚则灵(实受其福)。

知时,时至而不失之(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上六,濡其首,厉。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上六,灭顶之灾(濡其首,厉)。

终止则乱,其道穷也。(何可久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