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诈与智慧从技术层面上讲,是同义词也是中性词,比如阴谋和诡计,在古汉语中并不是贬义词,兵者诡道也。
一种计谋用在正义上是智慧,用在邪恶上就成了奸诈。
下面两个故事,我们来品一品究竟是智慧还是诡诈?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尼克松在访华前提出了一个条件:这次的访华内容要做实况转播,中国当时没有这个技术,需要美国带一套转播设备,美方要求中方购买。而美方要了一个天价,远超出来了中方心理接受程度。工作人员赶紧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后满口答应:咱们这么大个国家,这点钱算什么,给他!
人和设备都到位了,中方也提出了一个要求:转播没问题,但我们的转播是要收使用费的。费用是多少呢?正好是美方要求中方购买设备的价钱。
最后的结果是七天后尼克松回国,转播设备留在了中国,按照约定,这套设备相当于是咱们花钱买下了嘛。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智慧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中国人深谙此道。
一对夫妻开旅店,一客官住宿一晚后,第二天发现包袱里的银子不翼而飞。他明白是这夫妻二人干的,但又没有证据。只好报官,让县官来审。
这夫妻二人到了县衙,拒不承认。县官冥思苦想,计上心头。将二人分开审理,女人在里屋审,男的拉到外屋。县官在男人手上用毛笔写了个“银”字,并且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你把写有银字的一面摊到太阳下晒,如果“银”字晒没了,证明东西是你偷的,如果“银”字还在,就证明你是清白的。
接着县官在里屋一边审女人一边冲外面的男人高声喊:“银”字还在吗?男人大声回答:在在在,银字一直都在!女人一听,男人都招了,我也招了吧。
县官用妙计破了案,皆大欢喜。古人或许没有学过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却将心理学在实践中运用得炉火纯青。
欺骗如果用来对付好人是作恶,用来对付坏人就是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