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昆德拉的《身份》,结束的时候附录了一篇书评:《情人的目光》。内容还没来得及看,仅仅这个名字就令人喜欢。男女主人公最终在彼此的目光中找到了脚可以立足的土地。
我们这一生从来离不开目光。我们在目光中长大,在目光中成熟,在目光中完成自我。我相信我们也愿意在爱人、亲友的目光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而不是孤零零的、无目光可依。
在这所有的目光中,情人的目光最为特别吧。母亲的目光温柔而包容;朋友的目光惬意而轻松,——如果久别相遇则会充斥着试探和节制。在公司里,领导的目光总是似乎飘忽无意却能随时聚焦成一眼看透的尖锐;平级的同事一如朋友,除了处于竞争状态的时候;至于下属,往往可以从中读到讨好、隐匿以及刻意遮蔽的戒备。而情人的目光如此不同。它时松时紧;忽冷忽热;平静的时候像十里桃花,远远就令人心旷神怡;而一旦风雨骤起则叫人惊慌,叫人揣测,叫人迷失于暴走中不能自已。从来没有一种目光让人如此多变。它让胆怯的人勇敢,让勇敢的人胆怯。基于同样的魔力,它改变一个绅士成为疯子,反过头来又改造一个疯子成为了绅士。——它就是这个世界多样性的绝妙缩写。
在由它构成的世界里,也许我们本人都预料不到自己如此重要,因为这才是属于我们的世界。我们住在某一个房间里,房间则位于某个大厦,大厦则矗立在某个我们又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我们时常受到软弱的侵袭,在热闹中流浪。只有这个虚拟的世界,如此真切地温暖我们、坚固我们。在那三寸目光中,世界是美好的,我们是鲜活的。我们经历了一切,最终得到一个还不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