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长期严重沉迷于《罗辑思维》,现在世界观似乎有点反常,这是什么情况?
作者:山羊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110170/answer/2406801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人在北京做仓库管理员,年纪轻轻,又不甘心自己的人生,该怎么办?去创业?去跳槽?去出国留学?去找个老婆?去生个孩子?一个个选项写下来,连我自己都能体会到它们背后的沉重和酸楚。残酷的现实是,上面的选项题主的朋友可能一个都没法选择。人生走到一个阶段,已经不是该干什么的问题,而是能干什么的问题。题主也提到了,他可以选择考研。但在现实中,考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和能力选择的。看看每年多少接受正规教育的大学生放弃考研就知道了。说逃避也好,说粉饰也罢,题主的朋友可能一开始就没有考研的想法。这样一来,题主朋友能干的事情,真的不多了。我们每天在知乎上读着逆袭的故事,现实中能够逆袭的又有多少?题主的朋友,也许每天都把自己浸泡在一辈子做仓库管理员的大恐怖中。当生活如同炼狱,必须自己创造阳光。他在努力从这种大恐怖中寻求一种解脱。他从他能干的非常有限的几件事情里,选择了最不坏的两件:健身和听课。那些证书也好,勋章也罢,背后是一个年轻的仓库管理员对自己的命运发出的不甘心的呐喊。他知道自己没能把握系统学习的机会,他知道自己没有家底让他多彷徨几年,多犯几个错误,他只希望凭着自己对坚持的信仰——这是他所拥有的反抗命运唯一的力量——来收获他渴望的“思想”和“改变”。这就是他用以对抗自己那一眼能望到退休的大恐怖的信仰。永远不要轻易质疑一个人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它承载了多么沉重的绝望。上知乎久了都会有种错觉,仿佛人变优秀是很容易的选择。但现实是,它一点也不容易,且对很多人来说连选择都不是。因为要做到它,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不会变得更平庸——而平庸是一种所处环境决定的强大惯性。多少人光是让自己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他们根本无力阻止,更无力改变自己的平庸。题主的朋友,就如同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名为平庸的海潮,只差最后一步就会沦落到天天打王者荣耀看网络小说混退休的地步。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努力守住这不后退的最后一步。我们当然也可以批评那些虚拟的证书和勋章是多么没用,批评这位年轻人是多么中二,批评他为什么不能做的更好,但我们也该扪心自问:我们能抛开自己拥有的一切,浸泡在他所承受的大恐怖里,然后做到他做到和做不到的那些事吗?我不会批评他,因为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面对大恐怖能做到和他一样,更别提做的更多了。我不知道题主的朋友未来能不能变得更好,但我知道,他已经非常非常努力地让自己不要变得更平庸——这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希望,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