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拼尽全力还是没办法把金钱留住?揭秘8个大家不知道的事,做金钱的主人。
大家好,欢迎回到唯美生活日记。这是一个与萧博士共同成长,也同时是一个希望你生活变得愈来愈唯美的财商成长频道。如果你能遵照我们分享的步骤,我们保证你能领先一步。如果这是你第一次观看我们频道的节目,请记得要点赞订阅,你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当一件事物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拥有它,就变得极具诱惑力。关于财富,在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财富的分配极度不均。但无论是拥有很多财富,还是拥有不多的财富,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拥有更多。我们追逐财富,因为财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更多的东西,与拥有的数量直接或间接的相关。财富的真正意义涉及计算和算计,更关乎人性。
第一个重点是「有钱和富有并不等」。有钱只是暂时的,表示我们目前手头有钱。而富有则是更长期的状态,不仅现在有钱,还能持续拥有财富。真正的财富往往不引人注目,富有的关键是克制。时间将放大不同选择的差异,造就巨大鸿沟。我们常常找到有钱人作为榜样,但寻找真正富有的人却不容易。
因为富有的人从本质上更隐蔽成功。当我们看到有人驾驶兰博基尼远去,很容易认为他是有钱人。但外在展示往往具有欺骗性,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过着超出收入水平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使用信用卡和贷款过着虚荣的生活。真正的财富与驾驶的车或手中的钻石大小无关。
不考虑收入情况下,花得越多,剩下的就 越少。真正的财富不是我们花了多少钱,而是我们花完后还剩下多少。要拥有更多财富,关键不是看谁花钱最多,而是谁能有效地利用手头的钱,不断创造财富。
花钱可以带来短暂的幸福感,但要真正变得富有,唯一途径就是不消耗已有财富。这不仅是积累财富的方式,也是真正富有的定义。
第二个重点是「金钱与悲观主义」。对于金钱,人们更容易感到悲观,而不是积极向上。这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等待好事发生需要时间,而好事很少会在一夜之间发生。相反,坏事很可能突然出现。金钱与悲观主义紧密相关,因为金钱对所有人都很重要,所以我们更关注经济方面的坏消息。
举个例子,当新闻报道股市在六个月内下跌了40%,会立刻吸引人们的关注。然而,如果新闻报道未来六年可能会有120%的自然增长,很可能被忽视。突如其来的灾难可能使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多年的积蓄可能无法度过困境。而获得收益则像复利,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效果。悲剧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很多次,但奇迹很少在一夜之间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感到悲观,尤其是当某事与我们息息相关。然而,尽管奇迹很少在一夜之间发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的结果很可能出现。就像俗话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想要等到柳暗花明的时刻,关键是要坚持下去。
第三个重点是「尾部的胜利」。所谓尾部,指的是那些发生率低但影响力很大的少数事件。这些尾部事件成为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海因茨贝格伦是一位逃离纳粹德国并在美国定居的人,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艺术经销商之一。他收藏了大量艺术品,包括毕加索、克利和马蒂斯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在2000年,他卖掉了部分收藏作品,获得了超过一亿欧元的收入。那么,贝格伦获得巨大财富的秘诀是什么?是他高超的艺术品鉴赏能力还是纯粹的运气?
对此,研究公司进行了对贝格伦成功经验的研究。原来贝格伦购买了大量艺术品,并长期持有它们。然后他静待其中一些作品变得广为人知,价格暴涨。因此,即使他购买的大多数作品最终没有涨价,但只要有几幅作品以高价售出,贝格伦就成功登上人生巅峰。换句话说,无论从事何种活动,最关键的不是持续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拥有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等待一些杰出的个体出现。
或许像贝格伦这样的艺术品投资者,在他一生中,99%的收购作品并没有太大价值,但只要剩下的1%像毕加索那样,他就获得了成功。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熟知的亚马逊。亚马逊不仅仅是一家网络电商,还涉及电子书、亚马逊影视、亚马逊手机,甚至火箭发射、医疗服务和自动化机器人。然而,并非所有亚马逊的商业模块都盈利。比如亚马逊手机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项目,但一个或几个项目的失败并不能动摇亚马逊的基础。亚马逊Prime和亚马逊网络服务才是亚马逊的尾部事件。
尽管它们只是亚马逊旗下众多品牌中的两个,而且是最不起眼的项目,但正是它们长期稳定的运营,使得亚马逊能够稳坐今天的地位。沃伦巴菲特拥有近五百只股票,然而给他带来巨大收益的只有十只左右。即使是最优秀的股票交易者也无法保证每只股票都能稳赚不赔,再有才能的领袖也不能确保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因此,在投资时,我们可以按照尾部成功的思路来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关键是掌握尾部事件的成功思维,这不仅有助于构建投资组合,还有助于培养稳定的情绪核心。
当我们想要拥有一辆车时,可能会面临三个选择。第一选择是购买一辆全新的车,投入较高,但它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潜在价值。第二选择是购买一辆二手车,初始投入较低,但使用体验和剩余价值有限,适合经济实惠。第三选择是去偷一辆车,几乎不需要投入,通过不劳而获来拥有汽车。然而,这样做的风险极高,被抓后将面临严重后果。我们相信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做出这第三个选择。
那将购车比作选股票,购买全新车类似于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购买二手车类似于投资低回报但较安全的理财产品。而去偷车则类似于投资失败的P2P产品,是传销、骗局,是想要不劳而获,是想要在市场空手套白狼。
然而,尽管我们在讨论购车时大家都知道不要去偷车,都知道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但当涉及到金钱时,总有一些人会忘记这最基本的常识。正常的投资操作意味着我们要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我们购买的不仅仅是投资品的价格,还包括伴随而来的风险。试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的收益,与试图通过偷车来拥有一辆车的心态是相同的。这样的行为不会给我们带来稳定的财富,只会导致更彻底的失败。
第五个重点是「时间自由是金钱能带给你的最大红利」。为什么我们渴望拥有更多的钱呢?你可以暂停一下视频,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你的答案。我们追求金钱的理由可能各不相同,但在追求更高的薪水、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大的房子和更快的车子时,我们的目标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愿望: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金钱能够带给我们的最大幸福,就是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不做不想做的事情。金钱的内在价值在于赋予我们掌控时间的能力。时间的自由是财富能够给你带来的最大回报。
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许多人努力工作,即使他们已经有很高的收入,仍然不停地加班加点。然而,时间的灵活运用是我们无形的财富,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更多自由的时间。在更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力,过度追求金钱而忽视享受生活,会使人生变得像一个漏水的桶。无论我们不断往里灌水,桶始终无法装满。
第六个重点是「运气与风险」。在投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两个因素,运气和风险。忽视运气和风险的原因在于它们证明了投资活动中很多结果并非由我们个人左右。我们常常希望能够掌控事物的发展,这样才能说服自己,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够取得成功。
然而,运气和风险恰恰展现了投资活动的复杂性,那些超出我们控制范围的行为所产生的意外影响,可能比我们有意识的行为产生的影响更加重要。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我们反向思考一下,正是因为运气在成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风险的存在,才说明了在评价自身的失败时,我们更应该原谅和理解自己。
除了接受运气和风险的存在,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留出一些容错空间。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尽力而为,同时也要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概率。未知是生活中永恒存在的一部分。拥有容错空间意味着为自己留下余地,即使犯了错误的选择,也能够重新开始。容错空间让我们具备更强的承受力,这样当投资出现短期波动时,我们不会手忙脚乱,而是能够从容不迫地进行长期投资,并等待逆境中翻盘的时机。
第七个重点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金钱行为」。我们和钱的关系其实也是和自己的关系。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世界观,我们做出财务决策。金钱行为与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所在的国家、城市和社会氛围决定了谋生途径。赚钱方式决定了家庭收入。
举个例子,主要发展农业的地区居民从事农业和农副业,沿海地区居民从事出口业和轻工业。每个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家庭金钱观影响我们从出生开始到经济独立時期,即20多岁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影响我們的金钱观。出生在60年代的人经历了大通胀,对通胀警惕。出生在70年代的人经历了股市繁荣,对股市有信心。90年代出生的人少受通货膨胀影响,对其后果缺乏感受。
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塑造个人对待金钱和投资的态度與决定行为。因而即便人们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但在他们做决策的那个时候,一切却都显得那么合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有些人为了钱做出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但实际上,没有人真的会无故做出那些不理智的行为,这些都不过是他们的认知,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据的。
第八个重点是「学会知足」。如果追逐财富而不懂得适可而止,一个人就会陷入贪婪之中,忘记赚钱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更糟糕的是,有时候人们会冒险走上犯罪道路。
就像电影《门徒》中刘德华扮演的角色,虽然是个身家丰厚的毒枭,但他对钱视若无物,为了隐藏身份,不敢奢侈享乐。甚至生病了也不敢去私立医院治疗,而选择去公立医院,以符合他勤俭的形象。
我们可能没有想到,适可而止是最难的理财技能之一。事实上,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值得我们去冒险,无论潜在收益有多大。只有懂得知足,才能把握住已经拥有的幸福。
那么,我们本期的唯美財商節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这期的节目也一如既往,让你对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多了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不要忘记给我们点赞和订阅哦。您的支持是我们做下去的最大动力。这里是唯美生活日记,我们很快又会再见了!
由于是新人作者,希望各位能帮忙“一键三连”。点赞、关注、或是分享评论,非常感激各位无私帮忙。本人是一位金融学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本人在此以勤勉的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在此清晰、准确地反映了自身的研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