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学过的知识,不能置之脑后😆,所以将梁宁老师产品思维30讲,进行复盘整理。如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
1.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如何成为一名产品人:1)建立独有的秩序-储备知识秩序【务必有成体系的知识】;2)不怕被打击,不怕挫折;3)用户驱动;4)创造力、改变生活;5)产品时你服务人的介质;6)一双眼睛(痛点)、手(手动优化)、心(洞察人性的同理心);7)分辨要点,不再茫然。
2.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以如何在一年半结婚为例,展开说明:首先如何观察判断一个人,进行适配的判断。包括认知偏差、思维偏差等。
分为五层进行判断:1)感知层(最外层-外表);2)角色框架层(身份);3)资源结构层(财富、人脉...);4)能力圈;5)人的内核(精神...)
总结:由表及里,表达不同的体验与感受;长期不断适配,深度了解;
3.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什么是同理心?设身处地理解。重视情绪,读懂用户情绪。
愉悦:被满足,被接纳、被重视、需求被满足、确定性满足...
不爽:不满足、茫然...
总结:通过产品服务人,是通过产品得到满足
4.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喷怒: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恐惧:猫遇到老虎、羞耻感、没有办法摆脱
焦虑:对恐惧的焦虑
总结:恐惧是痛点,帮人地域的产品,切入点,直面恐惧
5.同理心训练: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我们要知道,个人的认知判断(潜意识),并不代表用户真实选择!
好产品,不让用户启动防御,产品自然生长,让用户觉得合适,迎合潜意识下的安全感觉。
6.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角色化到底是什么含义?我要成为... 我应该....自我认为...
角色化预期是什么含义?为什么给对方那么大压力,让他实现角色化预期呢?
首先,去角色化,无压力,真实的人,集体人格;
具体该怎么做:1)确定目标,树立观念;2)建立恐惧的边界,如某行为会受到惩罚;3)放下;4)依赖;5)重复;
7.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右脑:自我->感受力强,很难控制清理,拥有创造力
左脑:自律->情绪很稳定,更容易角色化,很难和开发去较真,很系统化,有规则与边界
你属于哪种呢?
8.机会判断: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入手点是点;线性收益是线;点线聚成面;趋势是体,是战略选择。
9.机会判断:怎样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胜与不胜在与彼,败与不败在于己,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掌握战争的规律,随势应变,打败敌人。
看:往远看,再往近看;做:明白了大体,再精细做。
10.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
痛点:尚未被满足、恐惧,都是切入点
爽点:寻求得到即时感觉,有需求,立即被满足
痒点:模拟场景,理想的自我,营造生活场景
11.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羊:1)大明:需求特别清晰,会主动搜索;2)笨笨:有需求,不明确;3)小闲:闲
狼:B端上游
12.设计产品时要包括产品的场景
女性景观、情景互动、高发场景、碎片时间
概括出7个问题:1)解决了什么问题(痛点);2)我再为谁?;3)有多少人解决?;4)大家怎么解决?;5)我的方案为何赢?;6)我的用户会出发什么场景(情绪)?;7)用户遇到问题会想到什么名字?
13.怎样用系统能力给人提供确定性
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的区别
举个例子来说,有两个商家一个卖豆浆,一个卖油条,即指产品。他们找了一个配送公司专门送餐,那么配送公司提供的是服务;后面又成立了一个商家,专门从这两个商家进货,然后打包卖豆浆泡油条,还配点咸菜,即提供解决方案。
14.系统效率:小米的效率革命
效率是系统能力的核心指标;小米手机前期,会与大量的用户进行互动,用户会有参与感,并且大量的用户反馈后,小米接受来自用户压力,并且快速迭代。数据智能,效率优势!
15.系统世界观:微信、米聊、陌陌
小范围是错,让互联网产品在互联网中生长
微信:四个功能,运维能力,服务器能力、系统能力!!!(稳定性),查看附近的人,微观体感;
米聊、陌陌:确定性满足
16.系统迭代: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让用户期待核心功能,让用户感到满足感、愉悦感。
成功的产品:好的产品+底层系统的能力支撑。
17.系统生死线: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
1)先留住根基(安全);2)砍产品(放下恐惧);3)砍组织结构(管理、骨干、员工直接沟通);
18.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战略存在层,我们为用户得到了什么?能力圈,我们要做到哪些?角色框架层,元素链接关系。感知层(需要实现我们的目标)。资源(有哪些要素)
19.怎样绘制用户体验的地图
站在用户角度思考:描述目标和预期、服务触点、用户使用路径、用户情绪体验曲线
20.服务蓝图的核心要素:峰值、终值
一眼:看到目标;一条路:接近目标;
三个点:1)忍受底线 7S;2)峰值:最高峰【打造峰值】;3)终值:结束
21.上瘾机制:用户激励系统
人非常依赖确定性,内在激励、满足感
受激励点:1)完成激励能力;2)努力降低门槛....
22.名字是你的文化资产
名字=设计+口碑
名字会让人想要去了解。口碑:让用户自己说出来!
23.用‘用户价值公式’衡量创新
以往的产品都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还需要你的产品?
创造价值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包括替换成本等。
做到60分后,速度第一!
新体验-旧体验-用户价格=替换成本
24.用‘交叉视角’跨界创新
紧迫性、连通性、可控性。找到方法,系统解决它
25.怎样从新要素到新物种
产品、流量、转化率、新要素、新物种
eg:亚朵酒店
1.酒店众筹模式,会员可成为股东
2.O2O模式,床单等均可以在网上售卖
3.赋能模式,房东自管理
4.IP酒店:触发情感的场景和流量,亚朵-吴酒店,线下社群的活动会所,以及线上的陈列品,在线下可以体验
26.三级火箭:深度讲解互联网降维打击
一级:免费,头部流量(流量、手机)
二级:工具,场景要求(APP、零售场景)
三级:商业变现(买课、高利润场景)
27.颠覆式创新:成败价值网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网(价值),机构之外的力量。投资人,新的崛起。
28.看产品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
微观:微观体感,用户是否满足;
中观:用户画像、用户需求;
宏观:和好的产品对比
29.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判断客观条件和资源,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不断的与身边的人争夺。
30.产品连接客观世界、过去与将来
改变过去,面对未来
最后呢,其实我想告诉大家,原型设计只是一个载体,更多的是前期的思考、认知框架的搭建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数据驱动,找到爽点,放下恐惧。开始做一个有体系,有逻辑的PM吧~fighting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