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快要到了,各式各样的汤圆摆上了超市的柜台。明明是元宵节,可很多包装盒上印刷的却都是汤圆。到底该叫元宵还是汤圆呢?
过去有个传说,说袁世凯一直想当皇帝,很害怕被别人消灭掉。有一年元宵节,他跑到大街上溜达,听到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声调在叫卖:“元——宵。”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他觉得“元宵”是“袁消”谐音,这不是要消灭他袁世凯吗?他坐立不安,心中十分恼火。于是就下达命令:从1913年的正月十五起,元宵这种食品只能叫“汤圆”。有人写打油诗讽刺袁世凯:
诗吟圆子溯前朝,
蒸化煮时水上漂。
洪宪当年传禁令,
沿街不许喊元宵。
有诗为证,看来确有此事。
不过,元宵和汤圆真的是一种东西吗?答案是否定的。
元宵和汤圆原本就是两种不同的食品。从名字上看,元宵表达的意思是上元节的晚上。“元”字的意思是开始,“宵”的意思是夜晚。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认为有必要纪念一下。于是就制作了香甜的元宵。元宵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多前的汉朝。
传说楚昭王看到长江里有一种果子浮在江面上,外表黄里透白,里面是红彤彤的瓤,味道甜美。大家都不知这是什么果子,楚昭王便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就忽悠这位大王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后来,人们按照浮萍果的样子用山楂馅做成了元宵。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孔子命名的浮萍果,可能早已绝迹。但元宵的制作方法却流传下来。
元宵的做法是把各种馅料做成小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笸箩里,倒上江米粉,洒水不停的筛,馅料不停地滚动,越来越多的江米粉沾到馅料表面,元宵也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圆。白花花的元宵,就像一轮轮的圆月亮。
汤圆的“圆”是团圆的意思。“汤”指的是烹调或食用方法。与元宵不同,汤圆是一个个包出来的。
传说中的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的宁波市叫明州,出现了一种新鲜食品,用黑芝麻、猪油、白糖做馅,再用糯米粉包起来。煮熟之后,香甜软糯,味道非常独特。汤圆一般也是元宵节期间美食,但平时超市里也有售卖。
这样看起来,汤圆和元宵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汤圆算是荤菜,因为里面有很多的猪油。而元宵原本是素菜,不过,现在的元宵,馅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已经超越了原本的口味,甚至引进了汤圆的馅料。元宵分甜咸两种口味,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还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
过去,一直觉得汤圆个头小比较圆。而元宵个头很大,表面粗糙,很容易掉落白面。圆度不好,甚至滚成了不规则的形状。现在的汤圆也有大个的,甚至比元宵个头还大。
汤圆一般都是煮着吃,而元宵既可以煮着吃,还能蒸着吃,炸着吃,甚至可以做拔丝元宵。不过,炸元宵可是技术活,搞不好就会酿成事故。下面这张图片里的炸元宵就很危险,看样子很快就要爆炸了。炸元宵要求小火,油温不能太高。如果油过热了,元宵里面的馅就会爆裂出来,带着高温的油四处飞溅,造成操作人员烫伤。我炸元宵的时候,总是在手里拿上一个大一些的锅盖,像盾牌那样挡在身前,万一元宵爆炸了,最起码能保护这张脸。烙元宵相对比较安全,平底锅里放少许油,然后把元宵码进去。加盖小火慢慢的煎。大约五六分钟左右,翻过来再煎另一面。像烙馅饼一样处理元宵,是不是很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