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6月17日清晨8点在上海南站徐徐靠站时,明珠尚未苏醒。徐家汇一带商圈店铺大门紧锁,只有开封菜热闹地卖着早餐。
红毯和开幕要等在晚上才开始,而且地点是在上海大剧院,白天展现第20届上影节魅力的主要是大银幕以及坐在影厅内的字幕机志愿者。
上海影城上影节历来的主要活动场地,《明月几时有》这样的话题加竞赛影片也将在周日在这里与观众见面。一楼大厅已经布置了简易的背景屏风和红地毯,媒体注册通道也开开始运作起来。老外观众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在购票机上购票,等待开场的观众则在2楼展示长廊忙着与「SIFF 20」主题展览合影。
「赶场」是电影节观影的常态,如何在500多部展映的影片里掌控好自己的转场时间显得至关重要。在万能微信群网友的指引下,徐家汇半径2公里是我这次的主要观影阵地。清晨趁着人少,在10:30开映第一场前就顺着线路取完了3家影院的票。后来看到电影院在开映前取票前大排长龙,由衷庆幸自己的机智。
6月11日开票日起,微博上就流传着各种「影迷彻夜排队遇电影票秒光,影院工作人员线下囤票」「《昼颜》等日本电影受追捧,单张电影票热炒至千元」「影迷笃定本次金爵最佳动画为《挚爱梵高》,提前抢空「最佳动画片」展映场次」等新闻。然而这些对于我这样一个仅仅冲着20周年A类影展名头的集邮观众来说都不重要,6月11号那天凌晨,对着排列有500多部影片的官方excel表格选片2小时,7:50准时打开app抢票,9部遍及世界各地的电影,足以满足对于它的渴望。
周六的5部观影还算满意,除了SFC美罗城店放映日本电影「东京风之交响乐团」时错误的将晚上同场法国电影「纪念」英文字幕全程错投到银幕上,LED以及操纵它的志愿者表现稳定——至少没有看到今年北京节遭遇的疯狂吐槽。
电影节观影有着与院线片观影不同操作和氛围。
没有熊孩子 观影的体验很大程度依赖于此了,没有一部电影有观众带着熊孩子进场,为上海的观众点赞。
行为文明 屏摄和闲聊真是观众素质的试金石。上影节这次体现了观众的好素质。全场出了笑点鸦雀无声的场景,在院线片确实很难体验到。顺便提一下,有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屏摄是不文明行为,一来屏摄有版权保护的正片内容本来就不好,二来举起手机拍屏幕,屏幕光源和手机都会影响周围的观众,所以那些喜欢看电影长期屏摄发朋友圈的,要多自省!
鼓掌与退场 许多影片放映完毕观众们都会鼓掌,影节展映也必须放完最后的卡斯才亮灯退场,难得体验到对电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