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并且推广又好,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丽江古城、大理苍山洱海、云阳梯田、玉溪抚仙湖等景区景点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每年的大假期间游客趋之若鹜,填充着景区的每个角落,热闹着整座城市。
腾冲,说云南不能不说的地方,去云南不能不去的地方。这里不仅地热资源富集,而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让人向往、迷恋。
我们来到腾冲和顺古镇已经是深秋11月的下旬。
住在县城里的我们打听到:和顺古镇的门票是80元,如果一大早就进去可以逃票这80元。
不知是真是假,还是想试试,毕竟能节省640元。
这一大早就不知是什么时间合适,反正我们5点钟就叫醒起床了。外面的天还是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
没在酒店里磨蹭,收拾停当就出发。
县城到古镇只有4公里左右的路程,我们“摸”进古镇时还不到5:30。
小侄孙泽泽3岁多,和我们一样起了大早。不哭不闹,真的是难为了他,陪着我们一起遭罪。
现在想起来可谓是一件趣事,当好玩摆谈,千万不能作为家教来灌输。
早晨的气温很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手捂在怀里,东瞅瞅,西瞧瞧,不知往哪儿去。
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搞笑。有点像是抗战片里的“鬼子”进村,又像是灵魂在古镇里梦游。
好不容易等到有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古镇闪烁,才感到身上有了一丝暖意。
在古镇找了家小吃店,就着热气腾腾的特色米粉,56元就把早餐解决了。
古镇里的米粉不错,调料也够齐全。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下肚后周身回血,也不觉得寒冷了,精神也抖擞起来。
天终于亮了,古镇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走在古镇的巷道里,仿佛走进一个宁静的港湾,只想悄悄地、悄悄地走进它,不想去打扰这恬静的生活。
和顺古镇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这里,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多元素文化知识在这里传播、交流、积淀,形成了融合的区域经济文化。
这里是西南最大的侨乡,全镇人口6000余人,在外华侨就达1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日本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衣锦还乡之后就在和顺修建宅院,也出资修建宗祠,全乡有八大宗祠,都风格各异。
走进和顺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天气出奇的晴朗,没有一丝云彩。
初升的太阳照在河湾上让水中多了一抹红,小桥上的影子更显清晰,房屋建筑上的光线像翻书样在慢慢打开。
这样恬静的小镇在全国来说已经不多了。守着这份宁静,才是和顺最美好的保护。
此时找一茶馆、或小桥旁、或房檐下,看着小巷里来来往往的游客和与时空凝聚在一起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静静地发一下呆,真的是件很惬意的事。
这些客栈要么临街而设,要么小巷深处而开,价格200-400不等,设施设备基本完备,只是不能停放车辆,因为古镇不允许车辆进出,车辆只能停放在古镇外面的停车场。
景区实行的是一票通,各景点验票。
有八个景点是需要验票参观的,比如滇缅抗战博物馆、和顺图书馆等,我们那里有票呢?
算去算来把自己算在了尴尬的境地,这几个精华景点只能放弃,留着下次来补上。
走出和顺古镇的大门,游人明显多了起来。
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很高兴,你瞧照片上的一大家人个个脸露喜色。
因为我们都知道,和顺古镇来一次是肯定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