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昨天和我说他老公很少回家做饭,但是却有几道拿手菜做得非常好,比如血浆鸭,水煮鱼,完全只是为了招待一些贵客而特意练出来的单除了那几道拿手菜之外,其他基本上不太会做。
我听完很惊讶,觉得平时都很少做饭,按理说,炒菜不也应该是熟能生巧是吗?没有平时的积累,怎么样还能做出特别美味的菜品呢?
他说这其实并不难,首先他先选定几样出名饭店里面的热销菜品,了解清楚整到菜的制作过程包含哪些原材料?如何切?在什么样的火候下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每样的配比大概是多少?严格按照这一套流程基本上就能够保证做出一道基本的成品。
但要让这道产品吃起来口味与众不同,达到大厨级别,还需要加上另一个步骤,就是反复尝试,反复对比,反复调整。因为任何事情都有隐性知识,包括做菜也是即便是大厨把秘方都告诉你,但是刀工的经验、火候的掌控等等这些,是没有办法用言语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只有靠自己亲自实践,从实践当中感知体验。
同事老公就把自己做出的产品和外面买回来的同款大厨做的产品进行对比,再从选材、刀工、火候等步骤一点点的调试,每调试一次就记录下调试的内容,结果就这样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改进,最后基本上也能够做到和大厨做出来的一样的味道。
看似简单的炒菜,其实和我们习得任何一项技能都是类似相通的,要让这一项技能变得格外的出众,并不仅仅是重复的大量的练习,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好的参照物,不断地用AAR的检验方式刻意练习,找到差距,反复调整,不仅限于会做,更要学会做好,才能够从一个小白达到高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