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第二次筑基课收获:

心理学四大流派:

行为主义  花升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奖励或惩罚

斯金纳,斯金纳箱子,操作条件(自己摸索发现)反射,消退:不好的不予理睬,越强化越关注越成为问题。孩子出现的一些情况,过一段时间都会过去的,越关注问题停留的越久。切断糟糕,没事找事做。一切行为保存下来都有他的意义,去看看这种行为背后的好处。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

经典条件反射(人为训练)

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人和环境相互影响的。不好的循环,把对方变成不想要的样子。

人本主义,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关注人本身,更多看到人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想要更好。强调尊重,积极关注,关于这一点,几乎所有学派都受人本主义影响去强调对人的关注。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也是sf BT的重要信念。能实现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很少。

家庭治疗常见的主要有四种模式:

1,萨提亚,是萨提亚女士创造的萨提亚疗法,萨提亚被称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家庭治疗之母。她强调,每个人都是明星,都想要更好,都想要给家庭更多更好的反馈,更好的关注。

2,策略派,Sf BT深受策略派影响,策略派又受艾瑞克森的影响,主要适用症状去改变症状。策略排治疗的三个关键特点是:矛盾处方,维持症状,积极提问。

维持症状常做的就是维持症状时加一些其他元素,以打破原有的模式。比如一对夫妻吵架前来咨询,咨询师让他们继续吵架,但在吵架时要注意录上音,进而两夫妻在吵架时,因为想到要录音而停止吵架。尿床的孩子不去制止他尿床,而是更鼓励她尿床,但是会,事先准备好隔尿垫,尿床要积极奖励,以此跟孩子要想着尿床来获取奖励而缓解了孩子尿床的焦虑。

但是这样的方式是在尝试中做到改变的,因为有效就继续做,无效再继续改变方法,直到找到更好的方法。

3,结构式家庭治疗,家庭结构出问题,人就会出问题。改变家庭结构人的行为模式。

4,系统式家庭治疗,家庭是一个系统,人出问题是因为家庭系统出问题,因为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是相互影响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