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比同龄的小伙伴幸运得多, 还没到上学的时候,姐姐就教会了我写自己的名字、拼音和简单的加减法。第一次上学,我得意地唱着姐姐教给我的《上学歌》,开启了学龄前信马由缰到上学后耳提面命的无缝链接。
那时,我们的父母整天干活挣工分,极少有父母辅导孩子。上学后,老师要花很长的时间教学生怎样握笔,怎样写字和怎样做作业。老师见我能读会写,让我辅导班上最难教的小娥和小兰。那时我人小,更容易膨胀,又好为人师,有这么好的差事,我高兴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小娥很安静,从不敢大声说话。眼神低垂,没有我们小孩子该有的神采。班上的同学,大多数在老师的辅导下,进步看得见,数数越数越利落,作业一天比一天做得好。而小娥老师有空就教,还有我课余教,老师找尽表扬鼓励她的理由,她还是一动不动。其实她很乖巧懂事,她知道老师的苦心,别人不愿意扫地,她总是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我们家的红薯早就吃光了,她就把红薯烤给我吃,冬天的红薯,淀粉转化成糖,分外香甜,至今回忆起来,都仿佛口留余香。
小兰与小娥不同,她活泼开朗,薄薄的嘴唇能说会道,甜甜的酒窝整天盛满笑意。她除了学习拎不清,其他什么都能干。她在学习上和小娥真的是乌龟莫笑鳖,都在泥里歇。
一般一个班上有一两个天赋异禀的学生和一两个难以开窍的学生,想必小娥和小兰就是在学习上难以开窍的学生。是学生,就逃不了作业。慢慢地语文作业她俩能完成,数学始终做不来。小娥善良而又内敛,我不管老师和我怎样辅导她,她就是不懂,有时还会难为情地抹眼泪,老师也只好顺其自然。毕竟职业无贵贱,智商有高低。小兰听不懂,但她眼疾手快,她抄作业很有一套。她交几个会做作业的好朋友,谁的作业先做完,她就抄谁的。
小娥智商不高,脸皮又薄,不会做作业让她身心俱疲,她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辍学了。而小兰像努力向上爬的蜗牛,能学会的东西努力学好,到了五年级的时候,她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来朗诵。她的语文和数学经常考第一,只不过是一科顺第一,一科倒第一。
初中的时候,小兰和我同桌,她抄我的作业更便利。数理化是连环相扣的,不懂数学,理化也陌生,小兰一路抄来。我旁边的小美也一直抄她同桌小珍的作业和试卷,小美没有小兰那么有自知之明。当老师在黑板上讲解订正作业或试卷的时候,问同学们是不是这样做的,小美的手高高举起:“是呀!我是这样做的!”她好像真的是她做的似的,手举得比别人高,声音比别人大,气得小珍常常向我诉苦。而小兰就很有自知之明,当老师问的时候,总是默不作声。
小兰默默地努力,在自己的坚持下,读完了大学。如今小兰在珠海早就买了房子,在一家大公司做部门经理。
前段时间,我碰到小娥的婆婆,我问小娥现在怎么样。老人轻蔑地说:“她这个人,你知道的,她能怎么样?不就是糊一张嘴!黄鼠狼变猫,变死都不高。”
从小娥和小兰两个人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业再不会做,成绩再不好,读了中学的比读小学的要好;读了大学的比读了中学的好。书读得多了,总有一些精髓会内化成智慧。站得高,望得远,读书永远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