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习和生活,没有哪个人是容易的,即便她只是一个孩子。
01
上学去
第一天,我离开教室时(第一周上过一天表现很好,这周开始就算第一天吧),你哭闹非常厉害,手脚并用挣脱老师的怀抱,并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妈妈陪我。
那场面就如生离死别,我微笑并淡定的告诉你:小云朵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这里有很多小朋友玩,老师还会带你一起做游戏学新本领哦,等你放学妈妈就会来接你了。
转身我就离开了,其实是站在外面,听到你在里面哭得撕心裂肺,自己也淡定不下来,鼻头一酸,眼睛还是红了。
做过老师的我比任何人清楚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妈妈越舍得放手,孩子也就能更快适应。反之,妈妈的焦虑不舍则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惧怕。
都说世间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正式迈向别离。以后一生中还有更多类似的别离等待着我们,所以,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家庭就是一个孩子的命运。
后来,我在门口也来回了几趟,送牙刷,小马桶什么的,也许你能感应到我的到来,你哭得厉害,但我决不能走进去抱抱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然妈妈可以多陪伴一段时间,国外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等孩子彻底适应环境再抽身出来,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容易接受的,不过,每个国家国情和幼儿园教育理念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后来,老师也告诉我,那一天老师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只是哭着说我想妈妈了,我想妈妈,我要回家。
回到家的我,心被煎熬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也只能宽慰自己,等几天适应就好了。我理解你,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的,走在上学的路上都会想妈妈想到哭,长大后转身走进火车站更哭得厉害,后来天各一方,一打电话回家,也忍不住想哭。
小云朵天性敏感,粘人,只是粘人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长大。
第二天,你哭得少了,也没尿湿裤子,自己坐自己的小马桶(还不适应上学校的马桶)自己吃的饭,还睡了午觉。
第三天,你可以不用我带小佩奇的马桶,而会在学校的马桶上上厕所,这在家是不能的,抱抱你,你真的很棒!
当然你也还会哭几阵子,不过吃饭睡觉就都可以慢慢适应幼儿园的节奏了,只是每次接回家就说不去上幼儿园,我想妈妈,说着说着就又哭了。
我告诉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你也不例外,要在学校学本领,跟着老师小朋友们做游戏,妈妈小时候也要上幼儿园,也舍不得妈妈(其实我没上过,为她能好好适应新环境只能扯个谎了,捂脸),但是妈妈后来上了几天就爱上幼儿园了,因为幼儿园实在太好玩了......
老师也好喜欢和你们玩,也是你的好朋友,妈妈的好朋友呢,今天你能帮妈妈看看老师都教什么好玩的游戏吗,学会了就教给妈妈好吗。
你就说好吧,过一会进教室你就反悔了,还是哭着要妈妈。
看了老师发来你的视频和照片,你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心事重重,知道你是想妈妈想的。可是每个人都要成长,想要进步就必要打破原有环境,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否则,你将永远长不大。
第四天,你在进早教中心的门哭了一下,上楼梯就没哭了,中午午睡都没怎么哭,很快就睡了。
我当时吃了一惊,心想你中午这么快能适应午睡,实在超乎妈妈的想象,也许是你真的累了吧,也许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小朋友都睡了,你也就很想睡,因为瞌睡也会传染啦。
要知道你平日里不睡觉的,可以一整天玩到晚上十一二点,妈妈下午哄睡都不行,晚上也都是把自己哄睡过去你还在玩。
弄得妈妈总怀疑你是猴子搬来的齐天大圣,每天大闹三百回合不嫌累。对你是大写加粗的服,有时带去外面玩累了,下午睡了两三个小时,那晚上就得凌晨一二点睡去了。妈妈不由得想,你这辈子就是上帝派来虐老妈的吧,上辈子我一定得罪了你。(让我去厕所哭一会~)
不过,老师们也真的很有耐心,当初看这里时,就觉得老师们不错,很有亲和力,长得也漂亮 哈哈,因为你就喜欢漂亮姐姐啊~。
不过,讲真,你比妈妈厉害多了,妈妈肯定没你那么快的速度适应环境,给你点个大大的赞。
第五天,你进早教中心终于没哭了。只是早上出门时,你说什么都不肯出门。
于是,我又跟你叨唠了很多语重心长的话。
我说小云朵长大了,要过集体生活,独立去做一些事了,还有了自己的圈子了,那个圈子就是你幼儿园,你的老师和小伙伴们,而妈妈也要回到自己的圈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啊。
就如爸爸一样,你看爸爸每天工作加班到凌晨,你都一整天看不到,有时爸爸还回不来,要出差熬夜甚至通宵,爸爸太辛苦了,需要妈妈的帮助,妈妈等你上学了也要回到社会轨道做该做的工作,我们一家三口才能快乐的生活在这里,给你买好玩的玩具,书,漂亮衣服等。
你于是反驳说,我不要买东西,我就要妈妈,我说不是你不买就可以的啊,你还要吃饭,家里还有很多方面要用钱呢.....
未知的才是令人害怕的,所以平时我就会把我和爸爸的想法,经历,家里的情况或者从电视,绘本上的东西讲给她听,让她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现在的生活以及这个社会大致形态,真正把她当成大人一样去沟通。这样她才能明白一些事情,沟通也不用费力,在幼儿园里老师其实一直是夸赞她知道得多,上课也是最积极发言配合的那一个。其实有人会说,这不是逼着孩子懂事嘛,我不否认,但现在的孩子哪一个懂事不早呢。孩子从出生到这个世界,她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也有权利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如很多绘本也会涉及很多生活化的东西,模仿生活场景等,我们都是帮助孩子积极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也就知道怎么对外界反馈了。)
你看,如果小朋友长大了不上幼儿园多没意思啊,在家多无聊啊,都没人陪你玩,所有小姐姐哥哥都上学了,整个院子里一个人没有,妈妈也要有事,你一个人在家谁照顾你呢。
上幼儿园又好玩,还能长大,学本领,交朋友,玩游戏这么多好处多好啊。
你依然嚷着不上学。
我只能回应,你不上学,那就只能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种地咯。
没想你说,我要回老家,要走路回老家。
我忍不住笑了,说,傻乖乖,老家很远很远,走路要走到明年啦。你说那就坐公交车,我说公交车不能出市,只能坐高铁或者飞机。
你说那坐高铁。
我说那可以,但你回去就没有小朋友陪你玩咯,也没有老师带你做游戏。妈妈到时回来工作那你怎么办,你看所有宝宝的妈妈都在上班,妹妹哥哥(小云朵的好朋友)的妈妈也要上班,妹妹哥哥姐姐也都上幼儿园,就像佩奇,巧虎一样,都很喜欢上幼儿园,每个人都要做自己该做的事呢。
你说上幼儿园很累啊,我说不累晚上你才睡得香呢......
我甚至还告诉你,妈妈以前就是幼儿园老师哦,每天和很多小朋友玩,可开心了,而且我很喜欢他们,很爱他们,他们也很喜欢我,爱我这个老师妈妈。
就像现在这个幼儿园的老师一样,她们很喜欢你们爱你们,想要和你们做好朋友,带你们玩游戏,唱歌跳舞,你们也喜欢老师对不对......
我还告诉她:“有时候,我们都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那些事刚开始看起来很陌生,让人害怕,可只要你去上学,就会喜欢上学校”《来自绘本:魔法亲亲》
你终于不再哭闹,开始尝试着慢慢接受。
02
那么,该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1.可以这样做,建立一个告别仪式,在告别仪式里给予孩子一些责任,他们就会更加容易接受妈妈离开这个事实,例如:你能帮妈妈找找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吗?你能照顾一下小一点的弟弟妹妹吗?他们哭的时候抱抱他们……给他一个责任,顿时就有了主人翁的精神,也能转移自己的情绪。
2.明确告诉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一定要准时接。
3.平时编成小故事演练多讲;小云朵到学校了,看到了老师,妈妈就会和宝宝说再见,小云朵挥手,也会和妈妈说,妈妈再见。你要舍不得妈妈,就对自己说,没关系,妈妈会回来的,我会和老师同学玩,妈妈就回来了,妈妈看到小云朵,就会给小云朵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小云朵,妈妈离开后永远会回来的。
4.认可孩子的情绪并帮助情绪命名,强调关键信息,妈妈离开后一定会回来的。
5.入园后认识本班的几位家长,家庭互动,让孩子不再陌生新的环境,结交新的好朋友。
6.明确告诉孩子我喜欢你们班的老师,我跟你们班老师是好朋友,周末也可以约老师一起出来玩,让孩子在放松的,有家人陪伴下跟老师亲近。
7.带上一个她喜欢的玩偶,告诉她,玩偶会陪着她一起上学校,玩游戏。
8.接孩子回家时,老师会表扬孩子在园的情况。妈妈可以说,你真了不起,可以自己做......希望你每天都有这样的表现,每天这么开心。
9.不要承诺,第1个接她,就以自然放松的方式告诉她,妈妈下午会在你们放学时接她。
10.给孩子背上小书包,拍一张照片作纪念,也告诉她,从现在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幼儿园小朋友了,这种仪式感会让她感觉到一种自豪感和集体生活的归属感。
11.不要带着零食饮料接孩子,见面给孩子吃东西。让孩子潜意识觉得在幼儿园没吃好,从而加重抗拒心理。
12.不要接完就大吃大喝,然后无限度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任何事情都以平常心对待,学校家里的反差不要太大,否则适应只会更难。
13.平时多给她爱的关怀,告诉她爸爸妈妈很爱她,无论何时何地都爱她,增加她的安全感,这点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绘本《妈妈,你会永远爱我吗?》
只有大人勇于放手,积极正面的去引导,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些上幼儿园的绘本,歌曲,故事或动画影视等,告诉她幼儿园是干嘛的,有谁,有什么好玩的,玩什么好玩的游戏,每天要做什么等。让孩子熟悉幼儿园才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平时也可以多带孩子去幼儿园门口转转,幼儿园的滑滑梯,大型玩具,以及孩子们玩闹的身影都会让她憧憬起幼儿园的生活,过渡起来也就顺利一些了。
希望所有孩子都能顺利开心的上学,妈妈也能放心的把孩子送去学校。
ps:其实小云朵适应幼儿园是很快的,第二个星期就基本不怎么哭 了,后来因为生了两次病才又变得敏感粘人。这两天其实进到幼儿园就没怎么哭了,而且今天回来特别开心,很愿意聊起幼儿园的事,一晚上把幼儿园学的儿歌游戏全部兴奋的玩了个好几遍,又唱又跳的,不记得了就自己瞎编,我心甚慰哈哈,我想她已经差不多鼓足了离开妈妈,拥抱另一个新世界的勇气了。
举杯吧!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