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在各种媒体出现的专家特别多,君不见央视一会儿鉴宝一会儿寻宝的,忙得不亦乐乎。于是鉴定专家显得特别吃香。尤其是书画瓷器等受众面广的收藏领域中,这些鉴定“专家”更是上窜下跳的出尽风头。随后,泛滥成灾的专家潮水般涌向全国各大中城市鉴宝,从中捞名捞利。有人说“专家比狗多”看来是毫不夸张的。在这些鱼龙混杂的专家鉴宝中,吭蒙拐骗的事时有发生,从而也损坏了真正的专家形象。笔者以为,面对专家无论真假我们都要给他们好好的鉴定,以免坑害收藏者。
笔者有位朋友喜欢书画收藏。他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却是个失败的收藏者。因为平时没有收藏书画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又常抱着捡漏的侥幸心理,因此交学费的事就时常发生。他本身就吃错了药,可专家又往他伤口里撒毒,那无异于谋财害命。
2006年的一天,朋友在厦门白鹭洲古玩城买了两张落款为吴友如的人物画。当天,他兴冲冲的赶到泉州请我帮他看画。那是两张条屏,当他摊开画幅不到一半时,我便让他打住。我说假的。他如同吃了当头一棒,他说不可能。我说线条如死蛇挂树,人物没有神采,吴友如可是晚清人物画名家。他将信将疑的说,你再给我认真看看。
时隔数月,朋友再次找我。这回拿了四张傅抱石山水斗方。我看了看画说,全假。他脸顿时白了。他说,不可能,对方是个大富翁,他和傅抱石儿子还是哥们。他听了我的话,甚至有点恼火了,好像我在跟他作对似的。
月余,朋友请我到后城茶馆喝茶。他表面装出很得意的样子说,你说吴友如、傅抱石的画都是假的,可书画鉴定专家单某某说都是真的,不信我有他出具的鉴定证书和照片。我还是坚持原来观点:必假无疑。他见我态度如此坚决,遂从背包里掏出一叠鉴定证书和照片。果然,经本人鉴定那六张证书的字都是单某某真迹。我问对方,鉴定时那家公司收你多少钱。他说4800元。对此,我无话可说。
后来,朋友终于说了实话。他说,知道那几张画是假的,但既然是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鉴定专家,怎么能这样愚弄我们呢?我真想告他呢。我劝他说,吃一欠长一智,不要老抱捡漏心理,如今没那么多漏可捡,先把眼力练好再说。
朋友因为不懂和急功近利心理而错买东西,他以假当真买了,原本就很可怜。但作为故宫的书画鉴定专家,却以假充真就说不过去了:首先有悖职业操守, 是一种缺德的表现,至少有损专家形象和故宫荣誉。作为鉴定专家,本应为艺术品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却为假画提供真迹依据以假乱真,不但扰乱了艺术品市场,而且还是一种欺诈的违法行为,它和制造假证者等同论罪。他骗取了收藏者的钱财,又为下一个受害者出具骗人依据,埋下了更可怕的隐患。
笔者建议,朋友可向那家鉴定公司退回所收取的鉴定费,并要求故宫“专家”赔理道歉。同时,还应告之“专家”所在文博单位,要求对这种损人利已者视情节轻重而给予处分直至开除,以免破坏和影响专家队伍的良好形象。如“专家”态度不好,可诉诸法律,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相应处罚。
笔者在此提醒收藏界的朋友们,当遇到鉴定专家前来鉴宝时,我们首先也要鉴定专家的真假和品行。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