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的努力去建设的佛教艺术馆,凝聚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艺,还有坚定的信仰。
宁式佛像|宁式佛像风格起源于西元时晋代的余姚陆埠,在唐宋、明清时期备受推广,多见于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处。宁式佛像的特点在于衣纹呈现水波纹,左右对称。佛像面相,鼻子中间宽,额骨方,下巴圆满。现多流行于东南亚国家。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给了大多数人无限发展可能,却普遍缺失信仰和目标的时代。但似乎徐剑佩一直以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找到徐剑佩,是因为他泥雕传承人的身份。但接触以后发现,他在做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一个手艺人的范畴,他正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于佛像,对于信仰的,灵魂式的爱。
▷15岁那年,他第一次接触佛像。
那是1979年,恰逢改革开放。百废待兴。
那一年,会做佛像的人很少,而徐剑佩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我爸爸这个时候是第四代,我就是第五代这样,祖传。”
县里来了人,请父亲去天龙寺修建寺庙。那时候的徐剑佩半工半读,出于生计的考虑,再加上父亲的建议,徐剑佩放弃了学业,进入天龙寺开始学习手艺。这一做,就是八年。
“像现在天龙寺,天王殿进去的一块九龙匾,‘天王殿’三个字,就是大木上面挂的,这是我15岁刚刚做学徒的时候做的,那个现在一直挂着,我现在看看还蛮好看的。”
▷八年手艺上的打磨,让他认定这份事业。
在和父亲的合计下,他们开办了现在这家工厂,招收学徒,接受大大小小的寺庙订单。父亲退休后,徐剑佩就接下工厂。
在手艺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徐剑佩获得了纷至沓来的肯定,作品进入各地寺庙甚至走出国门。其中上海东林寺的33米室内千手观音,得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认证。面对这样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徐剑佩想的是,从观看者的角度,造像怎么样才能做到最佳的比例,并保持表情的庄严。
“(模型)2米高,法身这样做起来以后,离开2米放一个照相机,从这个角度拍上去,我照片洗出来,如果感觉我的眼睛看上去好看的,肯定好的,那我一次次改,一次次修,那么最后是做出来相当漂亮。”
这是做大佛像和小佛像的区别。
“弄好到做好全部是花了两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就住在那边,几十米高的架子搭好,每天要跑上跑下,有几十次,跑到下面画眼睛,这个头大的不得了,有整个房子这么大,你蹲在那里比鼻子还小了,因为我本来有恐高症的,但是每天跑每天跑,跑习惯了,以后就不怕了。”
▷但是,徐剑佩始终心存忧虑。这份忧虑在于,现在愿意像他一样去钻研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就我的理解工匠来讲,他是吃苦耐劳,还有容纳很多的智慧,并不是说我们工匠没有智慧,其实工匠的智慧是无限的,要做一个好的作品,这个要开动脑筋的,不是说这么简单的。”
这个时代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因此这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每天和木头、泥巴打交道,并且收入并不可观的工作并不被看好。拿徐剑佩自己的话说,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学徒已经没有了。
“越来越少,像我们有好多位徒弟,他们学了以后,比如说他三年五年都做了,他最后很多都改行的都有的,他觉得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也赚这么点钱,如果我准备的行业会更多一点,他可能会选择另外的行业。”
“那如果说是,这个东西慢慢越来越少,那当然很可惜的,因为我们中国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对文化这块是最重视的。”
是不是要做点什么?不仅是为了自己所做的那些佛像,更是为了一种技艺的传承。
他写书,记录下自己造佛多年的经验和心得,为的是对造像有兴趣的年轻人可以参考他的经历少走弯路。
他造博物馆,将自己的作品和收罗来的不同风格的佛像置入其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为的是能有一个地方,让人们见到那些可能从不曾见过的佛教艺术。
让我们最为动容的是,其中一部分佛像只出现于古籍中的文字记载,并没有图像资料。徐剑佩凭借自己多年对佛教艺术的研究和绘画技艺,将它们还原到视觉,给了从古至今的佛教艺术一次更为完整的补充。
▷然而所有的一切,源于一份信仰。
徐剑佩刚刚结束为期一周的辟谷。前半生被工作累垮过的身体,在年过半百之后焕发了新的生机。
“我是皈依过的,信佛的,因为信仰是很好的一个东西,很好的一件事情。”
“我对佛教的理解是这样子,佛教本来是,比如释迦摩尼佛,2500多年,跟老子孔子同一个时代,他属于一个伟人一样的。那么佛教艺术它主要是一个样子,去显现它一个佛的样子,那么很多时候,(佛像)就供在寺庙里面,让人家礼拜,实际上是让人拜佛的一个伟大,佛的一个很好的教育意义。”
正是出于这一份信仰,让徐剑佩与世无争,只专注做好眼前的事。也是这一份信仰,教会他人生大义,将这种美的、好的事物,不断延续。
“那我现在就属于一生了,就没有去做过另外的事情,从十五岁开始进入这个佛雕以后,到现在没有停过,那么到老估计也还是这个行业,不可能再去改变它的,这是我一生中的事业。”
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徐剑佩的造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