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周关于拖延的讨论,让我第一时间想起儿时看过的动画片《等明天》,猴子要把盖房子的事情等到明天,日复一日最终还是没有盖好房子,大雨来临无处可躲。
这周关于拖延两个简单的理由总结太到位:1、问题太难,不会做;2、没有动力,不想做。这就是我的痛点,不管是工作中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往往很容易这样,甚至在人际交往中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年少时总觉得自己什么事情总喜欢临时抱佛脚,考试也都是临阵磨刀,工作以后慢慢发现其实自己并不是每件事都会这样,对于自己喜欢的工作内容就会很快完成也会加班加点去做,但是对于很难的就喜欢一拖再拖,所以好像这么多年下来自己就养成了什么事情不逼到最后熬夜通宵好像就无法完成,对于这点真的深恶痛绝。
这两年随着自己生活的阅历,人生角色的变化,慢慢自己也有些觉悟,开始有些认识,发现其实自己很多事情是缺乏面对的勇气导致的拖拉,所以我尝试和在某些特定场景我比较佩服的人去敞开心扉,然后慢慢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学会接纳自己,发现很多时候其实人的心理状态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看你怎么去选择面对,看到他们选择了及时积极的面对,事情可以很快圆满解决,很是羡慕,也很受鼓舞,感觉自己的力量也在积累。
我开始尝试改变,从打电话开始,以前我要是碰到一些不愿意或者很难开口的事情需要打电话,我也会一拖再拖甚至希望对方不接电话,然后会找各种自我安慰的借口不打电话,但是现在我总是告诫自己一定要第一时间打,早打早轻松,然后会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比如做完这件事情就去吃个甜品或者买个小东西,所以慢慢下来我觉得自己比之前有小小的进步,虽然离治愈拖延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也希望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