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儿童时期的睡前故事不一样,小时候每天伴我入眠的不是“小红帽”和“狼外婆”,也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而是我最亲爱的母亲儿时的回忆。而每次母亲还没来不及满足我所有的好奇心,就已经看到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母亲说,小时候的她家里很贫穷,所以每天都在盼望着节日的到来。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在母亲那样偏僻的农村里,他们仍然是以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种而来的农作物,当成是生活的唯一来源,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把最好的,大多数的农产品留着去买卖,换来日常生活用品。但是每一次过节不管怎样都会拿出好吃的东西,一家人一起庆祝,她说那时候,连喝一碗浓稠的粥都是美味的。
我记得,听到这个故事的那天,我因为和爸爸闹脾气,晚上吃饭的时候,弄洒了很多饭。后来的我,开始学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母亲说,小时候的她脾气很厉害,所以自己是哥哥和弟弟的保护伞。
他们一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的舅伯因为比较老实,在班上被同村的伙伴抢去了带来的午饭,结果饿了一下午,回家后被我妈妈听到了,第二天就怒气冲冲地奔向了比她大几个年级的班上,然后找到了那群人:“你们再敢欺负我哥,我就回去告诉你们的爸妈,让你们爸妈好好教训你们!”那群人当场被我妈的气势吓住了,从那以后就不再欺负人了。
我记得,听到这个故事的那天,我刚进新班级,穿着漂亮的花裙子。结果被一个淘气的男生推进了水沟,回家大哭了一场。后来的我,回到学校找到了他,像母亲小时候一样告诉他:“你以后再敢欺负我,我就告诉老师,让你爸妈教训你。”
母亲说,年轻时候的她很能吃苦,在印刷厂工作努力从学徒做到师傅。
她说,那时候家里供不上三个孩子读书,为了让最小的弟弟读书,她没上完初中就辍学去镇上找工作,一直在农村里生活的她,在一家印刷厂这个新兴的地方找到工作,为了证明自己,她每天都会跟着年长的人仔细的询问讨教,不懂就问,每天坐同村人的拖拉机到镇上早去晚归,在大雪天的日子里,在没有任何供暖设备的作坊里,靠着大家的暖和一起赶工到凌晨,后来一步步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一步步的走上正轨。
我记得,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刚学英语,拿了一张不及格的英语卷子回家,跟她说不想上学了,她想送我去补习,可我却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后来的我,去了补习班,直到现在当初打好的英语基础和形成的语法语感,都让我受益匪浅。
等到长大,这些故事已经渐渐模糊,却变成了一块块碎片,形成了我对母亲最初的认知,也形成了我最初的价值观,我知道我所处的年代衣食不缺有多么的珍贵,我知道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才能得到尊重,我知道只要自己肯努力,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
长大后,我开始一个人睡觉,开始没有了母亲的睡前故事,却在与母亲的朝夕相处中,读到了母亲更多的故事,也明白了她对我深深的爱。
母亲曾对我说,只要我能读好书,到好的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她再苦再累也都愿意。
在我生活的村子里,小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并未减退,对女孩的教育也并未重视,觉得读个初中再出去打工,将来结婚生子便是最理所当然的生活,可我的母亲,一直渴望上学却因为贫穷而放弃的母亲,深深地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她不愿我永远活在那个狭小的村子里,和别的女孩一样去过着那样平凡的生活,不顾家里爷爷奶奶的反对,她带着我,千辛万苦地在镇里找到了一所愿意接受我的小学,才让我有了后来在学校里的丰富生活,才有了我一步步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的机会。
我记得那时因为镇里没有租不起房子,她每天上班骑着自行车从家里带我到学校,下班又骑着自行车带我回家,每天往返十几公里的路,泥泞坎坷,都是她载着我,自行车后座的那些时光,每个夜晚的星空都成为我初上学时最新鲜的记忆。
这些年来,她用藏起来的白发告诉了我,她用渐渐苍老的面庞告诉了我,她用日渐粗糙的双手告诉了我,她用慢慢羸弱的身体告诉了我,她用一言一行告诉了我,她说的——是真的!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我和我的母亲,不知道前世我们擦肩而过多少次,才换来今生的母女缘分。
从我出生一直到现在,母亲都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总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给我世界上最有力的关爱,让我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我骄傲,你是我的母亲,而不是别人的!
谢谢您,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