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宝的澡盆里有米粒,我妈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下午给孩子玩米了,老人家顿时一副啧啧啧的表情,“啥,米也给玩?!哎哟,你们真是…”
虽然是亲爸亲妈,但我还真不放心让俩老全日制带娃,一是过度保护,不让吃手,不让啃东西,不让乱摸;二是过度成人化,一上来就用成人的经验法则来和娃互动,玩法单一,缺乏想象力。对于和老一辈不一样的育儿观念,他们觉得这代人简直在瞎整…
曾经以为我们这代所接触的育儿知识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新知,老辈人不了解是因为没有与时俱进,直到看了《家庭教育》一书,才发现,所谓的新知其实在民国就已著文成书。
此书出自中国儿童学前教育鼻祖陈鹤琴先生,首版于1925年。从大儿子出生那刻起,他就对孩子进行了808天详细的观察记录,由此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并创办了中国首个现代幼儿园,从理论到实践贯彻“活教育”。
此书结构很简单,阐述了101条家庭教育原则,每条原则配以生活故事,读起来轻松如小说。只是有些零星,需要自己去消化联系。毕竟育儿也是生活,生活的事情大概都是琐碎的,所以经验也是琐碎的。
101条原则所涉及的内容很细节,比如孩子吃饭要有专门的餐具,洗脸要眼睛鼻子洗全了,不能点灯睡觉等;涉及面也很广,从学习到吃喝,从玩耍到卫生,从管教方式到儿童心理。颇为惊喜的是,时下所流行的育儿观念,书中早已涉及。
比如孩子吃饭要坐专门的椅子,并戴上吃饭围巾,养成习惯,而不是坐在大人怀中抱着喂饭或追着喂饭。这不就是自主进食的观念吗?
比如对孩子用批评教育,还不如用有积极性的暗示。陈先生看到儿子玩脏棉絮,不是直接责怪夺走,而是说:“这是很脏的东西,我想你一定不会喜欢的,你是要一块干净的,对吧?你应当跑到房里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好吗?”孩子听了,高高兴兴和母亲要去。这不就是正面管教的理念吗?
比如对孩子闹脾气,可用游戏的方式来化解。儿子不愿去睡觉,与其硬拽硬哄,陈先生灵机一动,背着儿子一颠一颠,小儿马上乐了,顺其自然颠回了卧室。其中有一条原则便是专述游戏式的教育法。这不就是时下流行的游戏力吗?
自然教育、情绪管理等育儿热点书中也有所述及。
除了以上惊喜,综观全书,以下几点颇有启发意义:
1. 关于学习
陈先生将孩子的学习分成三个过程,刺激-联念-动作。
初生婴儿有的都是原始反射,比如吸吮、惊跳反射,经过后天环境刺激,脑部得以发育后,原始反射消退,协调的动作开始发生,比如能伸开手掌去抓东西,这个动作是自发的、有目的的。这是人学习的基本模式。
因而父母应帮孩子创造正面刺激的环境,比如剔除暴力或电子产品的影响;加强孩子联念的过程,比如对婴儿不断将母亲一词与眼前的女人相联系,从而慢慢知道妈妈是谁;引导孩子作出恰当反应,比如要礼貌对待妈妈而不是扯头发抓耳朵。
2. 关于玩具
当了父母后,感觉玩具总是不够用,这个玩玩,那个玩玩,孩子很快就没啥新鲜感。如何挑选玩具也是父母必修的学问啊。
陈先生认为好的玩具是活的,活玩具首先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是基本;其次,活玩具不只有一种玩法,可以提供给孩子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再次,活玩具会引起孩子的动作,包括身体的动作和思考的动作,而不是让孩子静止停滞了。显然,电视或早教机这种就不是活玩具。在陈先生的范畴里,活玩具包括橡皮泥、积木、球类等。
或者也可这么理解,活玩具是可以跟着宝宝一起长大的,不同阶段,宝宝可以有不同玩法,而且能不重复地玩出新角度。
3. 关于玩笑的尺度
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国人家长常会开的玩笑或说辞。
比如“快点穿衣服,再不穿,爸爸知道了,就要来打你了”,将爸爸的形象作惩罚威胁用,让孩子怕爸爸,影响了父子关系。
比如父母在教管孩子,奶奶在一旁直念叨“哎哟,我可怜的孙儿哟!”这会削弱父母的管教力度,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可怜之处,不应该被管教。
比如妈妈帮孩子穿衣服,孩子闹脾气不穿,这时奶奶进屋,开玩笑地说,“坏妈妈,坏妈妈,我们宝宝最乖了,怎么会不穿衣服呢…”明明是宝宝的错,却“骂”妈妈,通过对妈妈玩笑式的耻笑来逗引宝宝,借机给娃穿上衣服。这种方式老年人常用,无心的玩笑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穿衣服是对的,是妈妈在无理取闹。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抱着宝宝说:“宝宝,踢爸爸,对,踢爸爸!”陈先生不提倡经常逗弄孩子去踢打父母,并以此为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踢打得的。
个人觉得这部分原则描述最精彩,百年前存在的带娃误区,现在的老一辈依然在沿习。
想起带团子去打疫苗的场景。注射之前,我妈对小孙儿说,团子是男生,要勇敢一点!面对之后团子的哭闹,心软的老一辈又慌忙安慰,坏妈妈,老带团子打针,不哭不哭!
就这几句话,可谓经典的老辈育儿:
偏重品质宣扬,面对疼痛要有勇敢的品质,要做政治正确的人设;
贬抑个人情绪,哭是不好的,哭是难看的,负面情绪是不该发生的;
性别差异化对待,因为是男孩所以要勇敢,用性别标签来框住孩子;
歪曲事实以安慰,不解释真实原因,反正把娃弄哭的都是坏事情,助推宝宝的自我中心意识。
其实,古今中外,经典的教育理念一直存在,只是两辈人对育儿的打开方式不一样,所接触的信息源也大不相同。
父辈生养我们时,信息流通没现在快捷,育儿在他们看来估计和吃饭睡觉一样普通,能把娃养大就行,谁会买一堆育儿书像补课一样去学习?这本出版于近百年前的书籍,可能当时也鲜被问津。
90后这一代父母,跟着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视野从看别家孩子扩大到了看别国孩子,育儿也从普通的事情变成了重要的教育启蒙,我们不仅光想把孩子养大,更想与孩子陪伴成长。
比起父辈,我们能辨别更多的育儿误区;比起父辈,我们也更容易陷入育儿焦虑。信息流是把双刃剑,在被各种育儿资讯淹没的时候,不妨回到流传已久的经典,以书静心。
最后总结,此书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