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研班:你比你自己想象的还要优秀

大家好,我是多加,拆研班第25期学员。时光飞逝,转眼间这一期的拆研班即将结业。回首过往,从踏入拆书帮的那一刻起,这段旅程就如同一场精彩的闯关游戏,而我一路过关斩将,不断突破自我,收获满满。

当初加入拆书帮时,我对拆书还知之甚少,只是带着一颗好奇和求知的心。没想到,从第一次过级到四个月拿到三级拆书家证书,再到走进拆研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在这里,我不仅完成了一个个任务,更是在不断地与过去的自己“打怪升级”。这个“怪兽”,正是我曾经的局限与不足。而拆研班,就是我成长的加速器,让我在短短三个多月里,收获了知识、技能、经验,还有更为重要的心态转变。

首先,在个人能力方面,我有了显著的提升。线上拆书课的任务让我学会了使用小鹅通进行操作。从前期的精心准备,到试音、调试画面,再到熟练操作各种按钮,设计互动环节,以及确保PPT流畅播放、电脑运行顺畅……这一系列流程,让我对线上直播讲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掌握,更是对细节的把控和对流程的熟悉。这次直播,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我逐渐从一开始的紧张、手忙脚乱,变得从容不迫,能够更好地与学员互动,传递知识。

小组组织班会活动


同时,策划一场活动的经历,让我对活动组织有了更系统、更流程化的认识。从明确目标,到合理安排人员,再到选择场地、确定时间点等各个环节,我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实践。这不仅让我掌握了活动策划的基本框架,更让我明白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高效地完成任务。这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对我以后组织各类活动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无论是工作中的项目策划,还是生活中的聚会组织,我都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地推进每一个环节。

从做课的成果来看,我收获颇丰。线上1小时的拆书课、线下的拆书法讲座,以及线下3小时的拆书课,让我拥有了3套成型的课程。这不仅是对我知识储备的检验,更是对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准备这些课程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梳理知识体系,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员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同时,我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课程的完成,让我在教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技能点上,我同样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准备课程,我对拆书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拆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过程,而是一种深度学习和知识转化的方式。我学会了如何从书中提取核心观点,如何将其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内容。同时,我对I便签的更深一层面的理解以及对A1、A2、A3便签有了新的认识。我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将它们进行组合,设计出更具创意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这是我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它不仅为我增加了许多新的思路,更让我在设计课程时有了更多的灵感和方法。每一次运用这些工具,都像是在挖掘一个小宝藏,让我惊喜不已。

线下讲书


最后,从心态上,拆研班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性格原因,我总是喜欢主动张罗事情,习惯性地去照顾他人。然而,在拆研班,我学会了“躺平”,真正地体验到了被人热情关爱、耐心支持的感觉。这种感受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意识到,团队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分工合作,更在于彼此之间的支持与鼓励。这种爱与支持的力量,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我深知,这份力量是无价的,我将把它传承下去,用同样的热情和耐心去帮助他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

回顾这段在拆研班的日子,我感慨万千。这里不仅是我学习的殿堂,更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在这里收获了知识,提升了技能,积累了经验,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友谊和爱。这些都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陪伴我继续前行。

未来,我将继续在拆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只要保持这份热爱和坚持,我一定能够在拆书的世界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感谢拆研班,感谢每一位陪伴我成长的观察家和同学们。这段旅程,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