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时我是幸运的,我们村迎来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天全村家家户户空无一人。
我们村的小学终于建成了!我清楚的记得搬迁时的情景,全村男女老少全上阵,推的推,搬的搬,提的提,拿的拿,从老宅院到新学校的路上,队伍浩浩荡荡,穿村而过,大有刘备替二弟寻仇的气场,唯一不同的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热闹非凡!比起之前的大宅院小学,它更像学校了。一切都是新的,犹如初生的婴儿,充满无限希望。更像一座殿堂,寄托了全村虔诚的信仰!
高高的红色的院墙,黑色的铁艺大门,校园大门围墙两边是新种下的卫兵似的小白杨,在红色墙壁的映衬下显得稚嫩,可爱!穿过长长的甬道,道路尽头,正对的大门口的就是教室,红砖蓝瓦一字排开,很气派。走进教室宽敞明亮,左右对称超大的玻璃窗干干净净,崭新的课桌凳整整齐齐。教师办公室和储物室在校园的右边。据说这是一块搬迁后的坟地,下边还有一个大坑。铲去大土堆,填平了坑,这才有了我们村第一所小学。老祖先也希望他的后世子孙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当时学校还没有通电,老师就要求我们上早晚自习了,说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孩儿读书时!早晚各一节课,早上读语文书,晚上做数学题。刚开学是夏天还好天亮的早,黑的晚,我们不用操心照明的问题。一个月后再来上自习就惨了。老师让我们每人准备一个油灯,提到学校上课,谁知道我们有多开心啊,终于不用在家做无聊的事了,可是难题又来了,我家里没有多余的油灯,三个哥哥都在上学,又不想让母亲为难,这难不倒我们农家的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哥哥帮我做了一个灯。他先让我找到一个废弃的棕色玻璃药瓶,在煤火上把铁丝烧红很轻松的穿透了塑料瓶盖,再剪了一段母亲纳鞋底子的棉线,穿过瓶盖做灯芯。接着把玻璃瓶里倒上煤油,盖好盖子,用火柴点燃灯芯,就这样一个自制煤油灯就好了!
我和小哥用火柴点燃灯芯,没有火苗,只是红红的亮着很像点燃的蚊香,不过很快就燃烧到了瓶盖上,这塑料瓶盖,他好像经不住这烈火的烧烤,很快就变了形。哥哥马上吹灭了灯,说这样不行,得找一个不会变形的盖子,他寻思着四处张望,这是时他眼睛一亮说:“静,有了,你把那个空的牙膏瓶拿来”!我飞快的取来,他也拿到了母亲做针线活的剪刀。剪去牙膏瓶的下身,仅仅留下了牙膏头,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啊!我们重新剪了一根灯芯,把灯芯在煤油里浸泡了一下,穿过瓶盖,接下来再穿过牙膏盖,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固定好,划了一根火柴,点着了灯,哇!这次的灯终于成功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制作的油灯。看他发出黄色的火焰,在风中微微跳动着,我和哥哥都开心地笑了。我第一次品尝到胜利的味道,甜甜的,是糖果的味道。
当天晚上我没有月亮,天很黑,我就小心翼翼地拿哥哥牌煤油灯上学了,等到学校的时候,教室里早已灯火辉煌了。老师就端坐在讲台边,好多同学,在教室里上自习了,没想到同学们都有灯,谁和谁的灯都不一样,有带着玻璃罩的油灯,也比较高端的同学呢,他们是蜡烛,有红色的,流泻着红蜡泪。白色的,闪着红色的光。也有蓖麻子灯,有个同学用铁丝穿了一串蓖麻子,来做照明。椭圆形的蓖麻子被穿成了长长的一串,很像糖葫芦,点燃之后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伴随着特别好闻的香味......室内灯火通明屋外漆黑一片。教室里特别的安静,只能听到翻书的声音和蓖麻子燃烧的声音,偶尔传来一阵狗叫的声音。我小心地拿出课本,仔细地把油灯放在课桌上。不敢大声喘气,也不敢随意的翻动课本,唯恐这微弱的灯熄灭,开始晚上的自习,演算老师下午布置的数学题,一切是那样的宁静,美好!就在这样的灯火下,我们的教室好像是有无数个萤火虫组成的教室。这让我想起了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啊,这间教室承载了太多的梦想,虽说他只有萤火虫那样微弱,但他永远追求光明美好!
天寒地冻的早上,我们一样起得很早。如果学校大门还没有开,我们就去附近的几家堆积如山的柴草那,偷偷的掐一大捆来,点上一堆火,驱寒取暖,谈笑自若,等待老师。有时把火烧的非常大,火红火红的火焰会一直烧到天边,把校园都照得通红,或许那也是一种向上的自由吧。这时,就有几个同学会捡几个拳头那么大的石头扔在火堆里,等火熄灭的时候,就用石头取暖,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偶尔也有附近的奶奶告到校长那里,但谁也不肯承认,后来学校大门总开的很早!早上的时间一般是读语文课本,需要背诵的课文,我们都能从第一课背到最后一课,每次测试我们的成绩都很不错,班主任石老师也舍得夸奖我们都是勤奋的好孩子,将来一定能大有作为,不知道现在的我们有没有让老师您失望呢?
我的老师兼校长石学良老师,除了教语文数学课之外,还教我们体育、音乐。当年孔子他老人家也就是这样教他的弟子的吧!现在想来那真是十项全能的老师啊!音乐课上,老师在讲台上一边弹着风琴,一边教我们唱歌。老师课前把歌词抄在黑板上,我们每人都准备一个歌词本。每学期呢,我们都可以学到好几首歌,我最先学到是《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至今想来那雄壮的国歌,还响在我的耳边。一年下来我们学会的有《国歌》,《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每次预备前我们都会先唱《国歌》,然后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们学校还是参加了乡里的六一儿童节歌咏比赛。那天我们唱的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统一穿绿色的军装,代表对共产党崇敬与赞美!在家里排练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班是大合唱。开赛那天,石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同学直奔乡里的中心小学,各个小学都有代表队。我们排在第三位,可能是我们从来没有上过大场面,没有见过那么多的人,我感觉我们一上台就慌了。我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我左右两边的同学也变了......在学校排练的方向和那个和中心小学的舞台的方向不一致,从来没有上过台面的我们站到上边把队形就搞错了,但是我们的石学良老师,他一点也不慌,走上去指导我们站好队后,打拍子指挥,鼓励我们不要害怕!一旦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的指挥棒一舞动,我们的声音就响彻云霄,台下时时响起阵阵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获得第四名,虽说名落孙山但是我们一样很开心!
我们的体育课也非常的精彩。男生是推铜鼓、跳山羊、打乒乓球;女孩子就是跳皮筋,扔沙包,踢毽子,跳大绳还有抓石子。
我们还开设劳动实践课,每逢春节后第一周石老师就带我们全校师生去北坡植树,二人一组挖坑抬水,种下一棵松树或者柏树。秋天开学就要把学校的厕所清理干净,所有的我们需要抬大粪,仍然抬到北坡上灌溉树木。现在的北坡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每年的必修课就是放割麦假和收秋假,你必须帮家里干活,还要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上交给学校,收小麦时就麦子,收红薯是就叫红薯片。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的地里各种农活并且是父母的好帮手。
我们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玩鸡打架,巨巨龙侃大山,下四步定棋,踢瓦片……但我最热衷的就是打面包。我会叠好几种面包,把不用的书都拿来叠面包,每次去学的时候,我的书包里,口袋里全是面包,我去的很早,在半路上碰到同学,总要是和他打一会儿,有一段时间,我总觉得我的右胳膊比左胳膊长好多!我们女孩子会动手缝沙包,磨石子,编草绳......
那些远去的风景一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