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会复杂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就是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
比如:
看一本书,大多数人是这么认为的,
需要把整本书,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才算看完。
这其实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这么一来不管是好书和步值得读的书,都一页页翻一遍,很浪费时间。
其实,每本书里面,只有20%的核心重点是有用的,只要吸收着20%就已经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了。
二、如何简单化
了解事物本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提问法
以看“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为了了解这本书的重点,可以这么提问的:
1、如何通过短时间看完一本书?
2、练习速读的先决条件有哪些?
3、看书有那几个层级
4、如何在看书的时候科学做重点,方便后面的复习
基本上你自己提出的问题,脑袋里面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只要沿着书本的目录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就可以了,通过阅读,能完整的回答这几个问题,也基本上也已经掌握了这20%的知识了。
重点已经给提取出来了,是不是很简单。
三、 简单的事情流程化
复杂的动作会触发我们的惰性,所以有必要把每一步尽量做到不用太费脑子的动作去执行。所以,这里面把提取本质的能力做成流水线一样的流程
举个例子:
如何短时间内掌握一本书,可以这么罗列流程:
1、看封面、序言、目录大纲、作者介绍、了解书籍重点要说明什么
2、提出问题
3、快速把整本书翻一篇,了解书本的知识分布
4、根据问题,选择性的跳读
5、回答问题
四、流程的事情模型化
如果你想把复杂的事情看的更加简单一点的话,哪就要把事情模型化。
所谓的模型化,是高度的精简概括的。
还是以读书为例:
看书的目标就是要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所以做成模型化之后的是这样的:
1、 收集
看书前,你肯定要知道自己要看什么书,然后想办法搞到就可以了
2、 速读
通过速读的方式,快速的讲一本书的核心知识提炼出来,这个过程可能就30分-60分钟,少看一会娱乐新闻就可以了。
3、分享
为了让知识更加巩固,通过写作把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就等于再一次的梳理知识。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看书模型化之后的展现。
无论是看什么书,都只要按照这三步不断的循环走就可以了,很好理解。
最后总结一下: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核心重点是,抓住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