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原本属于他的公房,被别人“冒名顶替”拆迁赔偿后,就完全变成了别人名下的私房,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而他为了不致于影响“买家”的拆迁赔偿等一系列的进程,便没有去办户口迁移等相关手续。
如今,除了一张快要过期的二代身份证,可以勉强证明他与这个城市还有一点关系外,再找不到其他什么对他有用的证明文件和档案材料了。
即便是身份证上地址的街道门牌号,早就因为旧城改造而不复存在了。
如同那条,有着无数美丽传说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柳荫街”一样,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无情的抛弃和抹杀了,彻底的在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这个地球上消失,只能活在历史以及少数怀旧之人的记忆之中。
熊伟,这个自我放逐的“都市边缘人”,没有实在的户口所在地,没有所属的居委会,也就没有办理“**”的资格和渠道。
从来都无怨无尤、无惧无悔的熊伟,突然之间,感到了一种悲哀,一种被社会遗弃的悲哀,一种无力更无助的悲哀。
悲哀过后,他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父亲对他的教诲:坚持到底,绝不轻言放弃!
他想起了伟大领袖**说过: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
他想起了《国际歌》里所唱到的: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一切全都要靠我们自己!!!
是啊,悲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还每到放弃的时候,要想活下去,靠的不是什么奇迹的降临,而是自己顽强的努力。
只是,一时之间,还想不到具体的方法和所要努力的方向。
不过,也不用太着急。
天无绝人之路。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么一想,熊伟心里又宽慰了不少,于是开始对剩下的钱精打细算,希望能坚持到想出解决方法之时。
一天,熊伟半躺在床上,看电视,无意中调到《四川卫视》的一档“法制栏目”,正在报道成都近郊一所监狱的“对外开放日”的节目。
由于他租住的农房没有“有线电视”的接入插孔,他的二手电视全靠原配的“羊角天线”接收信号,所以收视效果很差,不是有图像没声音,就是有声音一团花。
此时的电视节目,正处于图像清晰的“哑剧”阶段,他试着调整转动了天线一周,最好的效果只能这样了,只好将就着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