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之前,我的理想是什么,在我的记忆中已无从忆起,大该从如今尚处于懵懂中的孩子的言行中还可觅得一二吧。可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我小时又相去甚远,而且每个孩子都是有思想的,有思想就有异,相同的大概也只是有着一样的年幼罢了,又怎会似我?
我记事好象比较晚,大概都上小学了吧!也就是六、七岁之后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的一种社会状况,改革开放之风刮进内地的初期阶段,一切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偏僻的农村更甚。计划经济多年、割了多年的资产阶级尾巴,让人们都瞧不起做生意的人,乡里人就知道土里刨食。多亏了改革开放,让市场经济在祖国大地掀起热潮,也影响到了我的家乡,这不,我们村有了一家杂货铺,按辈分我叫那家的男主人叫老老,也就是太爷,实际上他的年龄和我父亲应该是不相上下的。
若拿它与当今的百货大楼、大型超市、连锁量贩、购物广场相比,那就如拿大海与一瓢水做对比。可它当时给乡亲们带来的方便却一点也不比现在的商场逊色。它没有店铺,也没柜台,物品只是一堆堆、一箱箱、一罐罐地放在老老家堂屋的一角,看上去杂乱无章,可你要去买东西时,他总能快而准地把你要的东西递给你。那些东西都是寻常百姓家所不可缺的:寻常的油盐酱醋茶;妇女用的针头线脑松紧带;男人离不了的烟酒火柴(那时还没有打火机);小孩子的零食——不过是些瓜子、冰糖、饼干之类,不敢与如今的孩子比呀!学生的本、笔、墨水、橡皮擦、文具盒;还有祭祀用的香、表、烧纸等,在我小小的脑海中觉得他家是应有尽有。
那时的我是没有零花钱的,想要什么东西都必须向父母要钱才可去买,想吃零食是要不来钱的,哭闹撒娇也没用,不象现在的孩子。想要的东西也只有学生用的了,而且也不是每次都能要到的,还要拿旧的本、笔及其它文具让父母检查是否真不能用了,若还有一点可用的价值就别想换新的——本要把反正两面都用完,甚至皮上都要写上字,父母心情不好时,字写太大,空隙太大都是要挨训的,那样就要不来钱了,只好满腹委屈地凑合着用旧的;铅笔要用得实在握不住了才能买新的;其它也是如此。想吃零食除非生病或者过年、过节时才会有一点儿。那时我真觉得父母的心好狠,甚至觉得我不是他们亲生的。而老老家的孩子在我的想象中是不会这样的,想要什么直接去拿就行,就如我在自家的馍筐里拿个馍吃一样,父母是不会限制的,甚至还只嫌我吃得少呢!从这一点看,我又坚信绝对是他们亲生的。
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下,造就了我的第一个理想,就是长大了,快快嫁人(在我的感觉中好象只有嫁人了才长大),好开个杂货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为它在我当时的感觉中是无所不有的。而且还有钱花,知道它可以直接换来钱,而种地是不行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累积,理想也时不时地变化,可基本上没一个实现的,而且很多还都被我给忘掉了,唯有这第一个理想还偶尔会在我的脑海里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