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我和爸产生了非理性沟通。
分歧的缘由很小,大概就是:我想这周末陪同我妈一起去珠海游玩,可我爸的意思则是:你妈难得出去散心,你理应留在家里替她帮着点。当时我一时赌气,朝着爸爸那个方向大喊了一声:为什么我这个年纪还总要待在家里,一点都自由没有,还不如搬出去住!
“还不如搬出去住”这句话 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在家里表态了,明明心里清楚 自己现在是舍不得搬出去住的,也明明知道即使多不服气,最后都会按照爸爸的意思去执行。
对自己的忤逆又妥协的行为,感到糟糕。这是一次(2018年8月23日)
二、
今天是9月初一,我终于 和约了许久的丽姐和恩碰上面了。去唱了K,小逛下街 聚了顿饭,前前后后共用了10小时,回来的时候有些晚了
在匆匆大步迈开脚步之余,我顺手张望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指针。下午:10:43分;(已经超过了预定的13分钟)
手机屏幕弹出wechat消息,是回来路上和我保持联系的兰发来的
“阿珊,说好的门禁呢?”
我没有做过多回复,而是附上两张截图,以示回应。
对自己的没有主见和失效沟通,感到差劲。这又一次(2018年9月1日)
作者:
这些琐碎的小事拼凑,让我反观到这一年来自己身上存在的人格矛盾。
一方面充满想法的希望自己成为“哪种人”,一方面则犹豫不决,选择在“乖巧”中妥协。
前阵子,爸妈身体不太好,我本以为陪在家人身边,顺从父母旨意便是孝顺。
可后来,我好像慢慢的把这种“陪伴”当成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为家人做出的最大“牺牲”。所以家里稍有不合意,我总会故作委屈,认为爸妈一点都不心疼我的付出,一点不了解我的用苦。总是抱怨,总是以“搬出去住”做威胁。于是我这种“自我陪伴式乖巧”竟成为了爸妈心里最大的“不孝”。
几番自省与反观,发现自己真的很愚笨,一点理性主见都没有,自责又懊悔。
门禁是家规。毕竟担心子女本就是天下父母最不省心的事情。但如果自己真的想出去玩,应该做的是试图和家人沟通,让自己的理性和懂事说服他们自己是可以平安出门不添乱且照顾好自己的,可我偏选择了抱怨和顶撞。
梦想是人人都有的。如果自己真的有想法,更多的应该是尝试表达,告诉父母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要让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憧憬与自信,让他们打从心里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幸福,是可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的。可曾经的我,总是患得患失,急于妥协。生怕为了远处的西瓜,错过手中的芝麻。害怕沟通,逃避选择。生怕自己走错路,后来才明白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没退路的时候,没有人会心疼你的乖巧懂事,人们也不会深究你的妥协背后有多少深思熟虑,他们只会仰望更高的人生然后甩给你一句“你根本就不行”“你的能力就到此为止”。
对生活妥协一步,或许就不是想要的人生了。
但愿这次反省后,自己可以变得理性些,明事理些,懂得沟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