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加之社交方式的转变,我好久没有登陆QQ了。
就在昨天晚上,我为了找一份资料,登上了久别的QQ,看着熟悉的一切以及满屏的消息,我花了几分钟浏览了一下。
在浏览完毕以后,一个验证消息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就点击同意通过了,于是很快便进入了一个群里。
在进入群以后,我看了一下群成员和名称,原来是一个专门提供考试咨询交流的业务群。
在群里,全是一群为了进入体制编制而兢兢业业备考的伙伴,他们有的考了不止一年,有的今年也不止考了一次。
看着聊得人热火朝天的一幕,我就对群里的一些消息来了点兴趣,其中一条消息让我仔细看了好久。
这条消息是什么呢?
它就是一个小伙伴的感慨:“我今年目前已经参加了5场考试,可是全部都落榜了,心里满满的惆怅啊。”
我端详完这句话的每一个字以后,心里也蓦然涌上一股惆怅与忧伤,毕竟自己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所以感同身受。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毕业以后工作的第一方向就是进入编制内,可是,哪里有这么多的岗位需求呢?
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只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当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成功上岸的人,自然心生欢喜。
可是,更多的人却是在经过了百般的努力以后,还是沦为了别人的垫脚石,怎能不难过悲伤呢?
然而,事实已成定局,没有其他任何可以改变的余地,不去认输都不行。
2
认输,并不代表你没有努力过,也不能代表你就真的不行,它只是说明你没有别人那么完美的配合条件,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哪一个方面。
但是,在看了群里那个小伙伴的消息以后,看着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忧伤之情,但仍饱含着不屈不挠的拼搏干劲。
也许,在他的心里所想的就是“失败了没什么大不了,下次让别人成为自己的陪考人。”
的确,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不如意,无能为力去改变的就顺其自然吧,能够有机会挽救或改变的必当全力以赴。
编制固然是一个多数人眼中的铁饭碗,但是,它也有太多的规则。
就好像《围城》里的现象一样――城外的人看着城里的人万般想要进去,可是哪知城里的人却早已厌倦了,反而羡慕城外人的生活。
要学会有一种乐观而豁达的心态,一分为二的看待考试,明白自己的人生需求和定位,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跟风。
考试通过进入了编制,如果自己喜欢而且适合,那自然是好事儿,倘若喜欢而不适合或者适合而不喜欢,那考试通过又有何用。
所以,考试失败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么下一次继续,要么勇敢地放弃。
3
我们也许上了大学,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抱负,或者说是人生职业规划。
但是,在被世俗的眼光和言论逼迫之下,让自己变了个模样或者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毕竟,我们很多的大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也许都没有接受过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加之七大姑八大姨等一些亲戚朋友的嘀咕,认为上了大学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或者说没有一个编制内工作(也叫铁饭碗),就等于白上了一个大学,就会被看不起。
这并不是没有道理,但并不是多有道理,只是属于一种父母对孩子付出渴望回报的想法而已,而非真正的非得有个看似体面的工作。
曾经,我听过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至今依然在脑海和心间萦绕,话如是说:
“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单位或岗位上能干几十年,而是你自身不断的提高,无论在任何单位或把你放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干得有声有色。”
这句话在我看来才是对每一个大学生寻找工作,或者进行职业规划最有力的参考标准。
因此,那个小伙伴他今年一路从参加公考国考到特岗教师考试共计5场,虽然都没有能够金榜题名,但是,至少是给自己积累了一份经验,也是给自己的一次历练。
因而,在如今即使你参加了多次编制考试,无论结果如何,也请不要灰心,不要沮丧,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更不要有任何过激行为,毕竟一切安排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该来的总会来,如果没有来,要么你不够努力,要么它已经在来的路上,迟早而已!
作者:鸿鹄创客队长
注:原创,首发于公众号【鸿鹄创客队长】,已委托维权骑士进行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