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徳》之解读
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历来重视道徳修养,崇尚道德。自孔子以“礼”释“仁”始,就将我们这个民族外在的礼仪内化于心为道德,传承至今!习近平: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即是个人的徳,也是一种大徳,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徳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德”是东望十项全能之首!仓颉造字时德的本意如下所述:“徳”可以解为人的道德 ,人的“心性”往上升华之意 ,“彳”就象人的下肢,股、胫、足三节相连,意思是小步走。不是跑 、跳,不是在平地散步,也不是原地踏步 ,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向上攀登。 人的吉凶祸福与德紧密相连 ,有德为福,无徳为祸。“一”是万物之祖,是一切东西的始祖和本源 。从“一”中从派生出阴阳、派生出天地,所以这“一”横就把天地分开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 ,而“十”就是十方世界四面八方,“十目”就是满天实是眼。“一”的下面是心,当然就是人心,所以老天的眼睛看着地上的人心 。三尺头上有神灵,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就是说老天的眼睛到处都是 ,满天的眼睛看着地上。人的行为符合天理才是真正的“德”。老子曰:“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天地人万物之所以能生存发展,皆是源于道德的养育 。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确实存在的高能量物质 。今之世人往往将道德虚无化、肤浅化,以为道德二字仅是一种说教,并无真实内涵,挂在嘴上说说而已 ,不能真心诚信,不知道德的深层涵义及其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能量 。厚徳载物是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德行够厚才能承载该有的物质。故今天的人离道甚远,缺失徳,福分浅薄,灾多难大 。“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道徳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铸道徳诚信体系之精神文明高地。
2021年夏/于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