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20级1班 姓名:耿普吉 学号:2020410039
《狂人日记》塑造了“我”这一狂人的形象,在“我”的眼里,到处都流露着“吃人”,医生给“我”看病,是想看看“我的肥瘦”,妹妹去世,“我”怀疑她被大哥吃了。“我”越是反抗,就越是被当成疯子,“我”最终去了某地当了候补官。
在此篇文章的开头有一篇序值得一读,这篇小说有两种叙述,一重是序,从序中可以得知是作者所写,另外一重则是真正的《狂人日记》,由第一人称“我”在发病时写的日记。序言以正常的视角把日记认定为疯话,否定了日记的合理性,同时序言也以文言文的形式否定了白话文的日记,所以狂人日记充满着撕裂感与张力, 它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批判着封建礼教的吃人,而是存在着两种声音形成对比。而在最后的批判社会吃人的狂人痊愈回归正常人,这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隐喻还是对社会的深层批判,值得思考。再来看文中的狂人,从表面来看我们认为“我”这一狂人形象是批判社会的革命者、斗士,而常常忽略“我”是真疯还是假疯,从文章中的结局了得出,“我”没有被吃掉,而医生也没有对我怎么样,赵家的狗更不可能谋害我,说到这里答案应该明显了,“我”的语无伦次代表着,“我”在精神上确实存在着问题,没有人想“吃掉”我的肉体,而“我”却常幻想出有人想“吃掉”我,现在看这篇小说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文中的“吃人”并不是真正的吃人,而是吞噬人的“精神”。如此来看,“我”在精神上又显得是正常的,他们确实是在吞噬着“我”的精神,难道“我”是清醒的?
在文章第一节第一句,“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而“我”回忆三十年前的种种,觉得自己“发昏”,为何在月光下我是清醒的?在西方,精神病与月亮的盈亏有关,狂人(lunatc)的词根就是月亮(luna),西方传说狼人在月圆之夜会变为狼人,而在中文语境中,月光有代表着静谧助人清醒,所以月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又拥有着疯癫与清醒的双重隐喻,也就是说“我”既疯癫又清醒,“我”是一个矛盾体,也许那个社会也是相互矛盾的。《狂人日记》主要被解释为“封建礼教吃人”,在封建礼教下,亲人手足的真挚亲情与邻居同乡的友爱都被剥夺了,转化为相互猜忌甚至相互残害,文章后面,“我”也承认吃过人,文章由批判社会转到了批判自身,由此也将批判的力度得以拔高,要救赎社会,那便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吃过人”的犯罪者。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写在《坟》后面》里提到过一句话,“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要改变当下,在未来一切“中间物”都将被革除,包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