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感谢时间君,让我从一个冰冷迷茫的孩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上大学后有个习惯,约每隔三年,会有一次自我审视总结,回看自己三年的成长变化。这些年的变化就从毕业之后开始说起。
一、性格改变
刚毕业那会,在hc公司做电话销售。公司规定每天跟客户联系必须要打3.5个小时的在线时长,我每天最多只能打2个小时,每天打完电话嗓子哑到说不了话。那份工作令我非常痛苦的根源也是这个,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讲那么久的话,因为在我的认知当中,我本性好像就一直话不多。后来,来到现在的公司工作,必须要与人沟通,从不喜欢讲话、排斥打电话、经常是话题终结者、与不熟的人面聊经常不知所措,经历过各种痛苦尴尬的阶段后,现在竟慢慢喜欢上了与人沟通。周末刚跟一君子之交的朋友无意识间一 天之内聊了至少有12个小时,原来可以做到叨叨叨讲不停。以前喜欢人群,因为人多的地方热闹,可以安静的听别人讲话, 也曾是家长眼中那个总是安静坐落在角落不敢讲话的小孩,现在终于敢自然而然的表达自己了。
以前是纯绿色性格,对所有的人、事都是一幅好好人的状态。怕引起冲突,也不敢说不,不敢拒绝,总喜欢多退一步尽可能多的让让别人,在人群中总是希望可以中和平衡大家的氛围。后来才发现,职场上能力优先,再好的性格也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优质产出做基础,要成长需不断的勇于承担责任,也要敢于拒绝和表态;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不能随波逐流。于是,喜欢上了蓝色性格和黄色性格,遇事保持冷静、果断执行、注重细节、学着洞察其关联性等。
从喜欢人群到喜欢安静,我挺喜欢这种转变的过程,也很喜欢这种安静有序的状态。
二、兴趣改变
刚毕业那会,几乎没有任何兴趣爱好,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次被人问起“你平常喜欢做什么啊”“啊,除了工作好像也没有什么喜欢的事情 ”。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不是宅女,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总觉得自己怎么也不可能是宅女,只要是周末几乎都各种乱跑。不知不觉,走过很多陌生的地方,也找到了对自己而言旅行的意义。因为喜欢各种陌生的环境,无形之中接触到了很多好玩的人、事、物。慢慢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不够用,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喜欢涉猎无用的东西。
之前,在同事、朋友眼中,我是一个工作逛,几乎没有生活只有工作,即便这样,我也感觉自己是一直在被时间推着走,曾经给自己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既然追不上时间的步伐,那就努力跑在时间前面”。后来,通过工作发现自己的心性、心态、心智都得到了很好的磨练, 工作习惯的影响让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自律了,现在热爱工作也是我兴趣爱好的一部分。
从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人,到种种好奇,到能与时间君做朋友,我很满足。
三、认识改变
与父母,从只报喜不报忧到敢于敞开心扉跟父母深入聊天,在父母面前我越来越像个孩子了,以前伪装的独立成熟外壳早已散去。做个知事的孩子就挺好。
与朋友,以前总希望可以多些朋友,后来发现,很多友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总是会有走丢的时候。各种经历的验证让我坚信真朋友是在各自奔跑的道路上遇见的。所以,对于友情坦诚相待、自然经营就好。
与自己,一直以来很喜欢刘同的文字,他的书陪我走过迷茫、越过孤独、向着光亮、到可以坦然的跟自己说我在未来等你,也要时不时的提醒自己别迷途。“凡寻找,必寻见”,是的,生活赋予我们寻找的能力,我们也一直在不断的寻找那个真正的自己。
与梦想,从喜欢拥有,到喜欢做减法。什么都不会的时候,没有坚定的梦想,总是憧憬太多都想一一实现,现在见得多了,才更理解,梦想也需要聚焦。无论是生活还是人生,素和简是最让人轻松舒服的状态,因为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美好,任何东西都不能贪多,只做适合自己的选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前两天跟朋友写下了五年之约,人生第一次觉得梦想可以这么清晰,可以不用纠结很明确且很迅速的写出自己未来的目标。从没有梦想,到追梦人,从模糊到清晰,真的是一个惭近明细的过程。
去年有一天,突然感觉自己像是被是时间遗忘掉的人,除了工作,其他什么都没有变。静下心认真梳理后,才体会到慢一点的状态其实是刚刚好适合自己的节凑。现在的我,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接下来,要专注自己重点要做的事。
这些年,从模糊到清晰,感谢时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