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王岚老师介绍了幼儿发展的3个重要心理阶段,这一篇主要介绍的是,孩子的感觉统合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遇到感觉统合方面的问题该如何改善。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常常粗心大意、心不在焉,老是记不住事,感觉孩子也挺努力的,但怎么就是做不到?
其实很多情况中,并非孩子自己不愿意去做,而他自己无法控制自己,他做不到,这就是孩子的感觉统合出了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感觉统合是什么意思: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感统失调的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需要了解的是,孩子感统失调并不是智力或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而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
那么造成感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
原因一:剖腹产,孩子未经过产道挤压
胎儿在母体当中,四五个月的时候开始有胎动,那个时候就是孩子大脑神经网络逐渐形成的时候,孩子要通过大脑发出指令,然后相应的部位接收指令,身体才能够动起来。若孩子的神经系统缺乏力量的话,他的全身也会缺乏力量,表现为不听大脑指挥。而顺产的过程正是一个让孩子的神经获得力量的过程,通过产道的挤压与摩擦,子宫的收缩,孩子本身需要使劲把自己从母体里挤出去,而他使劲的过程就是自己的神经开始产生力量的过程。
所以相对于顺产的孩子,剖腹产的孩子本体觉方面先天有些不足。当然剖腹产的家长也不必过于紧张,感统失调并非疾病,通过一些训练是可以调节改善的,具体方法后面会有介绍。
原因二:缺乏爬行,过早走路
有些家长在孩子1岁都不到的时候,就让孩子在学步车里学习走路,不让孩子爬行,还为此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殊不知过早地会走路尽管是看似值得夸耀,事实上对孩子成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孩子进入爬行的阶段,其实是感觉统合当中的前庭觉发育完善的阶段。爬行的时候脖子必须要使劲抬着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从而锻炼前庭觉的力量。前庭觉起到的作用是过滤外来的声音、图像、气味等信息,如同一扇门,不重要的信息会被拒之门外,从而保证孩子本身的专注力。若前庭觉失调,等于这扇门被打开了,过滤功能丧失,所有的信息无论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都进来了,扰乱了大脑的思路。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影响到孩子,无法专注在当前的事情上,十分顽皮而不听劝阻。
原因三:父母过度干预,管教太严
现在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为了保护孩子不受伤,家长往往事事包办,而对于一些有可能弄脏衣服的玩耍方式,如挖沙、挖土等,家长都极力阻止。看似孩子干净了、整洁了,可事实上孩子也同时会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无法通过触摸来认识和探索,从而导致触觉刺激缺乏。
过度管教容易造成的后果是:孩子躲避接触、没有安全感、讨厌美术手工作业、爱打架发脾气等等。
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其实是需要多动、多跑、多跳的,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锻炼孩子的多种感官系统的平衡能力,建立各个器官与大脑之间的联结,特别是在孩子7岁之前,一定要注意感统方面的调和与平衡,若孩子出现了感统问题却不在意,到了孩子12岁之后就定型了,到时候再想改变,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发现孩子感统失调并不可怕,运用正确的训练方法仍然是可以改变的。下面就来说一说关于训练感觉统合能力的方法:
方法一:蒙特梭利走直线法
用有颜色的胶带,在家里的地上贴一条5-10米的直线,让孩子手里托住一个小东西(比如小球等),双手平举,保证东西不掉下的情况下,沿着直线来回走动。每天累计走动100米。
这个方法主要是锻炼孩子的手臂与腿的平衡能力,直接用腿走直线并不难,但是若要加上平举的双手,并且手里还托着东西,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必须手臂与腿同时发力向前,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方法二:趴地推球
让孩子面对墙壁趴在地上,并且离墙壁有一定的距离,双手拿住一个有弹性的皮球,用劲往墙上推,推的同时双腿向上翘,如同小鸟飞翔一般。每天训练200下。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弥补孩子小时候爬行方面的不足,通过这个动作能够有效地锻炼孩子的前庭觉,让孩子的脖子更有力量地支撑身体,从而改善孩子的感觉神经系统的平衡性。
方法三:听觉上的机械性训练
有的孩子总是记不住事,跟他说什么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且并非故意为之,这其实就是孩子的听觉神经上有所不足。
对于听觉的机械性训练很简单,可以让孩子坐在家长面前,家长随机说出一些动植物的名称,让孩子听到动物名称时举左手,听到植物名称时举右手,若听到的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就不举手。每天重复训练。这个方法主要在于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以及记忆力。
方法其实还有很多,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了三种。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孩子的时候,家长要积极地陪伴并且帮助孩子训练,不能过于急躁或者强迫,否则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也会使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发其他的负面效应。只有保持一个快乐轻松的心态,才能通过练习让孩子能够慢慢地将自己失衡的部分扭转过来,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并且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