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集序》研读
原文稍长,为避免机械记忆,故特意改写,以作为理解识记之用。
兰亭集改序
——背诵秘诀
永和九年 暮春兰亭
少长群贤 集会修禊
崇山峻岭 修竹茂林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一觞一詠 畅叙幽情
惠风和畅 天朗气清
俯仰观察 宇宙大盛
游目骋怀 娱乐视听
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怀抱之内 形骸之外
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欣于所遇 快然自足
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 岂不痛哉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临文嗟悼 不能喻怀
死生为一 妄作虚诞
今之视昔 后之视今
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世殊事异 兴怀致一
后之览者 有感斯文
鼠须蚕纸 千古惟一
东晋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位军界政界社会名流聚会绍兴会稽山兰亭,执修禊礼之余,曲水流觞,彼此唱和,成就一段文坛佳话。
这群社会上层贤达分坐曲水之旁,虽无丝竹管乐演奏的盛况,但一觞一咏饮酒赋诗,也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并为此结集作序。
此间赏景,宇宙视角: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极视听之娱。故审美有诸多条件:环境、心境、对象、场合、气氛氛围等要素。其中,对象因素最起码要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相合,价值追求趋同。以上条件具备,这样才能产生审美体验。
全篇以盛会始,以抒感终;以“修禊”为名,而行快乐之实。文章后半部分幽情悲叹,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品读经典好文,在此尝试分析一二。
关于人际交往,偶然之中孕含必然性,人与人之间讲缘分、看际遇。所谓机缘巧合,实乃靠着三观相合方能走到一起,三观不合各走其道。这是价值取向在其中起决定作用,各人的价值观标准千差万别,即文中“趣舍万殊”。
当然,每人的处世做事方式、为人表现也有不同的差异。“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这种推心置腹的知己交流属于内在的“静”;“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把感情外现,寄托在自我喜好的对象上,诸如寄情山水、沉迷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至于玩物丧志之类,这属于外在的“动”。这两种性质相异的生存状态,便是内心“静躁不同”的区别。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这样的审美愉悦,乃至于“不知老之将至。正因为自我全身心投入事业、潜心研究,精神充盈饱满,内心充实有干劲有奔头,才没有觉察生命和岁月的变化。不是有一首歌么?《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正是永葆青春的道理。
但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有可能“情随事迁”,发生变化。等他对自己所投入的对象心生倦怠,其心情也会随外界环境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即心理上产生“审美疲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人的审美标准、兴趣点也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以上,由审美愉悦到审美疲劳,是王羲之本文在审美体验上的前后变化。他从个人遭际、生活阅历引申生发感慨,“感慨系之矣”;并且被外界刺激,内心被触动,“不能不以之兴怀”,有所感悟。可是,一个人是否有所感悟启迪,取决于自身素质的高低。有内省意识,悟性高,心灵剔透者,感受才深刻,才能由特殊到一般,又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
拥有宇宙视野的王羲之,观照个体生命:“俯仰一世”,一生恰似俯身仰头之间的短暂,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朵浪花;“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各人寿命听凭造化。作者在宴会游乐的轻快叙事之上,营造出浓厚的悲剧意识和沉静之美。之后,是沉郁冷静的哲理思考和人生体悟,“死生亦大矣”。人生大事,无外生死,冷峻透彻,引人深思。
“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王羲之的阅读经验,可资我们借鉴:阅读中,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类似的生活阅历、遭遇体验去理解和体认作品的内容。
“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指阅读时内心对文本有所感触,但体会尚不明朗,感觉有点朦胧,且相当神秘,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那种状况。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苛责前人,后人也同样要求如此我们这一代。小心被后人耻笑,你能争气么?故叹息“悲夫”,这个真是千古一叹,分量十足。
但我们终究能找到不同时代文人的共性,即兴怀之由,“其致一也”,心理相通。所以,今天我们读到王羲之这篇序文,内心有所共鸣。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柔媚的湛蓝中》写道: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栖居》中这样解释:“如果生活纯属劳累,人还能举目仰望说: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就不无欢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如果用一句话来凝练概括自己的阅读体验的话,我想以“诗意的栖居”作为个人的感悟。
华州咸林 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