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考公先去考个研,是不是在绕弯子?
从表面上看的确是的,本身两码子事么!但是呢?本科现在去考公确实压力太大了,一个岗位正常三五百万人报考,而且很多专业受限制,只能报考三不限,再加上刚刚过去这年,考公人数突然暴涨了几十万,So……另外还有个,公务员它的岗位对研究生,包括对一些特定专业是非常友好的,通俗点说就是,有很多岗位都招这些专业,甚至只针对研究生,哪些呢?我给大家罗列这么10大类:
一、财会类
税务系统属于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单位,全国统一招录、统一入口在“国考”中招考人数最多、吸引力和竞争度靠前,其招考的主要专业就是财会。
代表专业:财政学,税收学,税务
二、经济类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宏观调控和综合规划协调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能,经济类专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党委、政府各个系统招录工作人员的首选专业。发改委、财政部、税务局、统计局等系统均主要招录经济类专业的人员。
代表专业: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国防经济,经济信息管理学,资产评估,公共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三、金融类
伴随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但需要金融专业的职位,报考门槛很高,基本限定相关行业多年从业经验,考生应注意积累学术和实践经验,而不是试图马上报考
代表专业: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金融,保险,应用金融,金融与管理
四、法学类
国家对治理能力提升和法治化水平提高的要求在不断增强,大量的岗位都要求法学类相关专业才能报考,各个政府单位每年都需要大量法学人才的补充。而对于纪检、监察、“两高”和公安系统,更是“主力军
代表专业:法学,法律硕士,比较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中国刑法学,国际法,经济刑法学,犯罪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法学理论,法理学,法律史,刑法学,民商法学民商法,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军事法学,航空法与空间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WTO法律制度中国司法制度,比较司法制度,比较刑法学,司法制度,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学,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学,民族法学
五、计算机类
信息化与智能化交互的时代,数字化办公是必然趋势。平台开发设备维护、系统优化等计算机技术操作也需要补充此类人才,这已经成为党政机关、群团单位、专业管理部门的日常。
代表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工程,信息安全
六、统计学类
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各地派驻有调查队伍,每年补充人员数量在各系统中靠前,所招录的基本为统计学专业人员,且基层一线岗位多同时,财政、税务、审计等系统也不同程度上招考统计学专业人员
代表专业:统计学,统计应用与经济计量分析,经济管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金额统计,经济统计与分析,应用统计,审计,可持续发展及应用,应用经济学
七、语言文学类
公务员机关内大量岗位需要文字材料起草写作、民族语言及外语翻译等专业人员,不限于文秘、政策研究、涉外、涉民族宗教部门,而是各个机关的普遍需求,所以此专业的同学们相对来说更有优势
代表专业: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经济秘书,广播影视文艺学
八、工商管理类
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在每年公务员招考中,管理类专业可供选择的岗位非常多。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行政机关岗位职能细化,各类工作都需要此类专业的人才。
代表专业: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理论研究,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独立审计与实务,审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管理与金融,工商管理硕士专业,会计硕士专业,管理硕士专业,管理专业硕士
九、新闻类
媒体传播在党和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一方面,宣传文化、网络信息化等部门对于新闻媒体负有监管职责;另一方面党委、政府、群团和各个专业管理系统都在重视加强对新媒体、融媒体的利用,以开展宣传交流、奥情引导等工作
代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出版,出版研究,编辑出版学,媒体与文化分析专业,国际新闻
十、公共管理类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每一个党委和政府系统的单位都可能需要补充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日益精细化、科学化、效能化,向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延伸,将会构成对公共管理类人才有新的需求。
代表专业: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管理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