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到年底了,平素的事情基本处理干净,我也有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情。那些年初制定的计划现在翻出来审阅才发现很多没有完成,除了几件必须完成的外其余没有完成的都是没有什么时间限制或者弹性空间大的事情。
对于像我这样慵懒的人,事情不到火烧炕往往不会着急,真的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候又忙里抓瞎,所以我自己总结就是失败的人。
我这人毛病多,可朋友不少,爱买书,爱看书,也爱喝茶。以前在体制工作时,由于负责一些项目,那些天南地北的客户每次见了我都把他们当地的名茶给我带上一些。时间长了,家里的茶也多了,红茶,绿茶,白茶,黑茶等都有。至于后来,自己创业,所到之处自然也会带些好茶,而自己也不喜欢喝那种大众普通茶就把家里的一些茶叶拿到公司喝,遇到客户来公司谈事情,在一片香茗中,客户体会到的是茶香和热情。就算生意不成,可茶的香早已进入他的记忆里。人便传我有好茶,一传二,二传三,经常有朋友来我这喝茶,纵然有些成年积累,哪里又会有那么多好茶来贡献呢?我放在冰箱里的茶在逐渐减少。
我不喜抽烟,年少时父亲抽烟不缀,常年咳嗽不止,直到病重方才舍弃香烟,所以我一直不喜抽烟者。可我喜欢在家里点上一支檀香,手捧一杯香茗,手握一卷,在翻经阅卷中,茶的味和檀香在弥散,檀香的灰絮絮叨叨的跌落在香炉里的境界。
爱喝茶的人家里必定大大小小,各样的茶具都有。我先使用的是宜兴紫砂壶茶杯,隔夜茶味不馊,而且保持茶香的时间长,后来用的时间长了发现它的缺点是茶杯用久茶素倾在茶壶内壁成为一色不好去除干净。后来看到一篇报道喝茶还是玻璃杯好,又买了一个玻璃杯喝茶,样子简约大方,泡上碧螺春,看薄雾绿痕,叶子扩展犹如春天枝头出芽。
几年前看过贾平凹的文章,名字忘了,可这话记得清楚:“无事乱翻书,有茶请待客”。现在我最怕人敲我的门,有些朋友不请自来,来前不打电话直接敲门。当然我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最怕无聊之人占用我太多的时间,等他走后我又暗自悔恨骂自己没有出息。
后来开始写作,檀香是一根一根的燃烧,茶是一杯一杯的喝,檀香燃烧的时间很长,可茶杯却要加水只有停止打字去加水,许多好的创意因此被打断了。于是我想换个大些的杯子,去街上数家茶叶店购买,杯子要么小,要么我不喜欢其造型。最后在我常去的那家茶叶店里,老板推荐我一款口大大,上宽下窄,类似于水滴形的茶杯,顺便送今年新出明前毛峰二两。老板边装袋子边告诉我:“现在有钱有闲的人多,喝茶也越来越讲究了,像你这样的人就该喝些好茶。”
我从来不认为我有钱,有闲。有钱有闲者还需要自己亲自跑腿去买茶叶吗?看书写作时喝茶就像钻井要注水一样,是精神和身体都需要的事情,没有茶的味和檀香的香好文章能品出来吗?当然有些人看书写作时不是檀香而是烟的味,相信都是外界因素刺激下得到的相同的灵感。
上个月因业务关系去毕老板公司,一进门看见一个硕大的根雕茶桌摆在客厅里面,根雕茶桌边上是一溜4个小根雕座。根雕茶桌上面清晰的有树根圆环年轮和刀斧的劈砍痕迹。但我感兴趣的是茶几上面景德镇出产的茶具,从大到小一次排开。最喜欢哪个最大的茶杯,青花瓷的,呈多片碎快拼接而成的那种,口下,肚大到一只手掌都握不住它,有盖,通体发出浅色的光泽,茶杯外是江南山水画。顿生掠夺之心,拿在手里不停把玩着,问老毕哪儿买的?老毕看我爱不释手,回答曰:“想要,明年合作价格考虑下!”我忙说可以呀,不过我只要这最大的,小的我可不要,喝不了几口就要加水?老毕说要就一起,否则就一个别拿。我一听放下包,将大小共计9件洗净裹单拿回。
从此喝茶用此大杯,早晚不离书桌。此杯握在手机手感很好,泡茶能观察到茶形水色,让那些想喝我茶的人从外面看不到,仅供我享。最合意的是它的色泽和形状,握在手里或放在桌上,侧面观看杯把如虬龙向下,感觉是浑厚有力,不负苍天。
至于那些剩下的小茶杯,我都收起来精心保护,至于何时在用那是遥远的事情,要是把大茶杯放在这些小茶杯中间,我会想起辜鸿铭著名的轶事 以茶壶譬丈夫,以茶杯譬妻子,故赞成多妻制,诚怪论也。现代人不可能有三妻六妾的家室,要是真可以三妻六妾你能把其中几个放置不理,人家不和你急才怪呢?茶杯可以束之高阁,可人不行。
我用大号杯子喝茶,一次加够水能坚持两个小时不用在添水。我常想这杯子要是拿出去的话别人肯定认为你是长途公交车司机或者那些靠苦力吃饭的人。我曾亲眼见过公交车司机都是大号的水杯,不是罐头瓶子就是那种塑料杯子,但我是青花瓷的,可能也就这点区别吧。不过最近的一次夜游我看到一些喜欢钓夜鱼的人也是大号水杯,也是有青花瓷的,这些人或许真是茶叶店老板说的“有钱,有闲之人吧。”
李白有过一句“唯有饮者留其名”。不过说的是喝酒不是喝茶。要是真说茶的话不是真应了前几年那个说李白是大预言家的笑话。现在的人经常说喝茶的圈子比喝酒的圈子富裕,因为喝茶聊的是境界,思考的是人生,格局越聊越开阔,真的是这么回事情吗?这我不敢下定论,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茶要经沸水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经历磨练后才能坦然。
在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