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看后和司马昭父子的困境

最近在追《大军师司马懿》的第二部《虎啸龙吟》,诸葛亮已经到了快领盒饭的时候。刚开始看这个版本的诸葛亮的时候,说实话有点难以接受。在人们印象中,一般70、80后所认可的诸葛亮形象应该是唐国强那个样子,即使是80末、90后的孩子,因为从小受到小浣熊干脆面三国卡的影响,长大后又有金城武主演的《赤壁》,所以也往往能接受那种清癯瘦长、面庞帅气的花美男形象。

而这个版本的演员王洛勇,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感觉看起来有点土气,像个乡下人,真真是“诸葛村夫”了。但是看了几集之后觉得,这个演员功底很深厚,在《虎啸龙吟》里的诸葛亮早就不是那个二十七岁扬名天下的青年才俊了,而是一个人到中年、殚精竭虑、为了延续一个孱弱的蜀汉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经纶世务者,王洛勇可以说是演出了那种感觉了。尤其建兴五年北伐时,吟诵《出师表》一段,台词功底很好,还有上方谷之战,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父子,诸葛亮终于失望的明白了,克复中原已无可能了,不觉让人由衷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喟叹。

整部剧总体上是表现诸葛亮忠贞国事的,但似乎对他专权跋扈的一面也有所涉及,当然只是一点点,也就是把李严废为庶人的那一段。关于诸葛亮权臣专擅的论点,之前确实有人提及(或者研究)过,但一般人们普遍坚持的还是传统观念,对诸葛亮持肯定态度。我记得几年前天涯论坛有一篇神贴,全贴是用暗荣koei的三国志11人物图作为故事图,配上作者自撰的台词,主角是刘禅,大魔头就是诸葛亮。虽然是一篇搞笑神贴吧,但其中对诸葛亮在蜀汉政治中的类似于曹操权臣形象的猜想,也未必是空穴来风。这帖子现在找不到了。

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有一点类似的是,他们都是外来政权,如同内战后的台湾,必然存在很多本地(本省)和外地(外省)人的矛盾。诸葛亮主政时期的蜀汉政权派系大致已经只剩下荆州派和益州派了,益州派还可以细分为(我们姑且称之为)早投靠刘备派和晚投靠刘备派。益州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被诸葛亮斗下去的李严,荆州派的头脑当然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到的几个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郭攸之是南阳人,费祎是江夏人,董允是南郡人,向宠是襄阳人,他们全都是荆州人。内廷外朝,文臣武将,全部推荐的都是荆州人,“我诸葛亮的人,就是季汉朝廷可用之人!”可以说诸葛亮这个《出师表》还是有点霸道的,我想刘禅和李严确实会感到难堪。

此外刘备阵营还有过一个河北派,关羽、张飞、赵云都属于这一派系,不过凋零得较早;还有就是马超这种早已失去势力土壤的,啥派也算不上,只能在蜀汉政治斗争中战战兢兢地度过余生。

《虎啸龙吟》还没播出的时候,网上介绍说在这一部中,司马懿将会遇见其毕生的对手诸葛亮。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电视剧放到20来集了,诸葛亮已经快杀青了,诸葛亮之后,司马懿最大的对手、我觉得比诸葛亮更大的对手(当然不是说他比诸葛亮NB)是魏宗室曹爽。嘉平元年,司马懿诱骗郭太后和蒋济等老臣发动的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在发动政变之前,司马懿只跟大儿子司马师密谋商量,二儿子司马昭事前完全不知情。直到政变前夜,才告诉了司马昭。当晚,司马师安睡如常,司马昭却睡不安席,第二天早晨会兵司马门,司马师勒阵严整,司马懿叹曰:“这儿子到底可以啊!”由此可以看出司马师和司马昭二人的高下优劣,也可以看出司马懿更看重哪个儿子。电视剧中把司马昭描绘为权谋高手,比司马师更善于权斗,这其实并非史实,或许只是因为历史上司马师没有迈出篡位的脚步,而司马昭则开启了实质的禅代进程。

假如司马师不是死得早,篡夺魏朝的魔爪未必不由他伸出。

电视剧中,司马昭误中诸葛亮计,被诱骗入上方谷,司马懿、司马师急救司马昭、郭淮,几人差点被烧死在谷中,幸赖天降霖雨,浇灭大火。之后司马懿回营假意要对司马昭军法从事,后经众人求情,改为鞭刑两百。司马昭在受刑时立下誓言:“有生之日,誓灭蜀国!”

这一段剧情对《演义》中的上方谷之战进行了改编,把司马懿受骗改为了司马昭受骗、司马懿救子。这样一改动,就突显了司马懿在智力上不输于诸葛亮,可以说是为主人公洗地洗得略显夸张了,这跟玛丽苏大女主电视剧的“全天下男人都爱我、全天下女人都没我聪明”本质是相同的。但这样一改动,却有一个好处,就是为后面晋文王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灭蜀的剧情埋下伏笔,形成了前后的呼应。

当司马昭掌权之世,曹魏其实还不具备完美的伐蜀条件,当时几乎都是反对的声音,赞同伐蜀的只有钟会。剧中把司马昭的伐蜀动机改作“复仇雪耻”,在文学作品上具有一定的可看性,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却并不能如此简单对待。司马昭的伐蜀活动其实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司马昭在其兄司马师征讨淮南猝死之际,不从魏帝“留镇许昌”的号令,紧急还军洛阳,用兵势对曹魏朝廷形成军事压力,他的这一举动有两重目的,一是抓紧继承魏朝的统治权,避免在司马师死后出现权力真空时期,让曹魏党羽有可趁之机;二是抢抓司马氏家族的族长权,让自己一系成为司马氏真正的掌握话语权的人,要知道在当时,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仍然在世,并且与晋臣、魏臣的关系均良好,属于元老级政治人物。

司马昭的抢权事出仓促,地位自然不会太稳固。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只能靠建功立业来完成。但是在他敉平诸葛诞、文钦的“叛乱”(说是叛乱,其实是诸葛诞起兵勤王,为魏帝诛讨司马氏)之后,却发生了一件令他极其尴尬的事,那就是他的属下杀死了魏朝的皇帝。虽然不是他亲手所杀,但是这件事带来的影响重大,一时之间司马昭陷入政治上的被动,因为即使篡魏也要做足表面文章,怎么才能显得我是继承天命?当然是前朝客客气气地把政权交付给我,这才是啊!现在我的属下杀了皇帝,我要是这时候举行禅位,那就会有别有用心的人说我不得天命眷顾,是僭主闰位,这当然不行。眼看就要前功尽弃,司马昭急需一件更大的勋业来为自己篡魏事业铺路。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对外战争。钟会作为司马氏死党、受司马氏派遣监视魏帝的“密探”,他深知司马昭伐蜀的真正政治目的,因此在举朝反对伐蜀的声音中,他力排众议坚持用兵。由此促成了三国归晋的第一步进程。

伐蜀的主帅是钟会,但是第一个攻入成都的却是庶人出身的邓艾。他采用强行越过高山险峻之地的战术,绕开蜀军主力,如空降一般降临在成都军民面前,看得蜀汉朝野目瞪口呆。蜀汉抗魏战争中还是出现过不少可歌可泣的忠节之士的,但最让人感佩的还是大将军姜维。姜维的神奇之处不在于用蛮力空抵抗,他自知蜀汉灭亡在即,不可能再有回天之力,于是假意投降了魏军。投降之后,他和魏军的将领们混得很好,与钟会“出则同辇,坐则同席”。他撺掇钟会据蜀自立,挑起魏军内部矛盾,最终造成卫瓘杀钟会,监邓艾的局面,可以说是报了灭国之仇了。当然,姜维自己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维妻子皆伏诛”。

司马昭终于还是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他没有当皇帝的命,在即将行篡之前就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晋王爵号,也承袭了司马昭的一切权势。同父亲刚刚得政时所处的处境相似,司马炎也深感自己地位的不稳固,皇叔祖司马孚怎么也死不了,从曹操时代活到了他的时代,一直是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山。

而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则更让他头疼,司马攸本来是司马昭的儿子,但因为司马昭之兄司马师没有儿子,所以就把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这样就带来了一个大问题。从血脉上说,司马炎和司马攸都是司马昭的儿子,而且司马炎年纪还大些,但司马师是宣王司马懿的嫡长子,从正统观念来看,最有资格继承司马懿政治遗产的就是司马师一系,所以从礼的角度来说,晋国的继承统续就应该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攸。本来司马昭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也犯过难,到底是立司马炎还是立司马攸呢,按说两个都是我儿子,传下去的都是我的血脉,司马攸因为过继给司马师,在司马氏家族中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是不是应该考虑他?但最终,司马昭还是选择了司马炎,史书上给出的理由很迷信,因为司徒何曾明确表示“中抚军司马炎有人君之相”。其实透过这则史料我们可以看到,司马昭之所以选择司马炎,一大原因就是司马炎得到世家大族何曾等人的支持,另外我们也可以猜测,司马昭有理由这样考虑:司马攸虽然也是自己的血脉,但在统绪上是属于司马师一系的,即使他将来当了皇帝,太庙里供奉的也是自己的哥哥司马师,而不是自己。

于是,司马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晋王国(当时还是魏朝分封的王国,而不是晋朝)的继承人。司马炎知道自己的处境不比父亲执政之初好多少,为此,急于正名分的他在袭封晋王之后没多久,就急不可耐地逼迫魏帝禅位给了自己。这样一来,虽然皇叔祖司马孚比自己大了两辈,是德高望重的几朝元老,但在大义名分上他就是臣,我司马炎就是君。司马孚还好对付,因为他和他哥哥司马懿在曹魏时代就默契地进行了分工,司马懿专门在政治上发展,为家族攫取更多利益,而他则一心治理家门,不在政治上多生野心。所以司马孚不会成为司马炎在政治上的对手。

他真正的对手是弟弟司马攸。

事实上即使在他登基称帝之后,朝野也还是存在一些声音,一些有利于司马攸而不利于他的声音。司马炎知道自己的嫡长子司马衷是不中用的,大臣们也知道,甚至可能举国都知道。正因为这种不是秘密的秘密,有不少人就提议:要不然,立司马攸为皇太弟吧,反正是陛下的亲弟弟,又是景帝司马师的名义上的嫡子。司马炎当然不允许自己的世系被他人所取代,我凭本事篡的位,凭什么不能传给我的傻儿子?

当然了,他只能选择传位给自己的傻儿子,因为这个傻儿子是嫡长子,古代立储君,要么立长要么立贤,如果你不立这个嫡长子傻儿子,就说明你打算立贤,如果要立贤,为什么不立景帝的儿子,众望所归的齐王司马攸?

现在你明白了,司马衷这个疑似白痴为什么会当皇帝了。他必然要当皇帝,这是司马炎的权力诉求。

正是在地位不稳、齐王攸呼声甚高这样的背景下,司马炎决定仿效自己的父亲,通过一场对外战争来确立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当时天下三分已久,魏晋的朝臣们早就已经习惯了敌国的存在,统不统一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就好了。所以举朝上下就跟当年反对伐蜀一样,一致反对伐吴。当时支持伐吴的仅有羊祜、张华等几人,甚至司马炎的死党贾充都不赞同。但可笑的是,司马炎执意对吴用兵,所拜的主帅居然就是这个认为“伐吴必败”的贾充。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和伐蜀之战后,伐蜀两员将帅钟会和邓艾互相攻讦一样,吴国平定后,伐吴的两员将帅王浑和王濬也互相争功,彼此诋毁,历年不决。当然这些都是另外的故事了,这里不再多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