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浅谈乡愁与家国情怀

自唐宋以来,迁客骚人便喜爱于诗词歌赋中吟咏浅唱乡愁;到了近现代,文人墨客更是钟爱执笔于此。我之前不明白,总觉得文人自上而下每一寸肌理都散发着忧伤的气质,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不管有意无意,乡愁一直都在,它都或深或浅的根植在我们的心里。

又是一年中秋夜,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模糊不清有多少个中秋夜没在家中度过了,似乎已经把它看得习以为常。所幸国庆七日假与中秋近连,“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即便如此,远行的游子总也喜欢把归家翘首以盼,希望搁浅的团圆能够在另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得以实现跟满足。

德国古典思想家赫尔德曾说过,乡愁是一种最高贵的痛苦。我想,那团圆一定是对于这种痛苦最高的慰藉。

在记忆深处,我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的时候,便喜欢在夜幕降临时仰望星空,观察这些耀眼的星石,双手托着下巴听爷爷讲关于星石的故事,在爷爷的杂货肚里,似乎每一颗星石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像每一个人一样,每一颗星石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位置,就像有一颗一直在我家乡的上空。

每逢中秋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人喜爱赏月,我却独爱找寻那颗家乡方向的星石,因为那里安放着我内心最温暖柔软的角隅,安放着我一路长成的兵荒马乱与沉淀,最重要的是,生活着我最心惦念之最亲爱的人儿。

年幼的时候不谙事理,一心想逃离家乡,扬言去天涯海角,找一个足以自己闹腾地开的地方好让自己施展身脚。当真正离开家乡才明白有些地方不是说离开就能离得开的。

尚能忆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家乡,只身一人在外地求学。大概是因为个性比较独立的缘故,大学开学的第一天自己一个人拎着行李,从来没有坐过绿皮火车的我竟也不惧怕这人生第一次,可能新鲜感掩盖了未知,也抹却了离家的苦闷。但青岛与聊城的实际距离却也比想象中迢遥,绿皮火车上很拥挤亦很颠簸,到达学校已是下午六点,人群已经涣散,迎新也在做着收尾工作。跌跌撞撞也算是简单安顿了下来,那时也已是深夜,我独自望着窗外的霓虹格外想家,就连家门前的一棵小树、树根处的一块小石子也想。那种感受我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彻底忘掉,那种被连根拔起的感受,那种想哭却又不敢哭,只敢将泪凝于睫任凭它自由坠落的感受。离开那片故土,思念便萦绕周身,这大概是我体验过的对乡愁最真的诠释了。

在某种意义上,乡愁不也是家国情怀的一种么?

余光中老先生在去年12月14日于台湾不幸辞世。他对中国大陆的感情那么深沉,却也四十年来没有回到故土,可能他的心绪也是复杂难言的吧。所谓“近乡情更怯”还是其他?我想他也有他自己的答案,真正的采访视频我没有目睹,内容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许纪霖教授等人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天下情怀”的精彩讨论的记录中的,“余先生回答,“二战”时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因为纳粹迫害犹太人,逃亡美国。“二战”结束后,当时也有人问托马斯曼为什么不回德国。因为“二战”结束后,托马斯曼几乎成为德国的精神象征,德国政府特别希望他回去。而他说了一句话,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余先生套用了这句话,我在哪里,中国文化就在哪里。”余老先生的家国情怀已经到达了某种常人难以到达的高度和层次,资历尚浅的年轻人包括我在内都无法完完本本地理解这种情怀,或许年纪越大,方能更深切地去体悟、去感受之。

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谓“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所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时文人墨客的中秋总也大致是千篇一律的满目疮然,不是贬谪他乡、便是国破人亡,许多诗句的基调很低宕也是正常不过之事,这也是细腻的,个人的家国情怀的一种自然流露。我似乎有一些艳羡这些墨囊满腹的诗人,可以用这样一种文雅的方式记录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并留芳千古百世。他们渴求的团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也包括人与家之间的,或大或小都值得拿真心去庆贺。我还能记起陆游的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中颔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让我印象尤为深刻。虽然它的主题是贬斥战争,却从另一个更为直接的角度平铺出陆放翁一家人流离失所多年,对家乡归去来兮的狂喜,铺陈出另外一种区别于大多数诗文低沉落寞的家国情怀,它给人的感受似乎更明朗、更欢脱、更直白,似乎也更直击读诗人的灵魂。

我感恩拥有这样的心结,让我无论到达何处,心中总有一份惦念。我相信,即便是一个世界公民,心里也一定留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予以家乡,因为那里有他的根,有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东西。而且肖邦请求姐姐路德维卡帮他把心脏带回祖国也绝不是空泛的无稽之谈。我记得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拿了金牌第一,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虽然当年的我还是个孩子,也不懂什么家国情怀,但我也还是用热泪盈眶表达了我对中国的情感,这是一种身不由己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

家国情怀是人皆有之的,无论是黄发还是垂髫,是客死他乡的老者还是身不由己旅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一边满载着家国情怀,一边放置着对家国的思念,它沉甸甸地积压在灵魂深处,它神圣不容亵渎,它亦厚重,难以读懂,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解秘其中道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家国爱得深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