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上熟睡的自己,被清晨微弱的亮光慢慢刺醒,感觉到校车也停了下来,经过一夜的长途,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个城市的名字叫做Hays, 顺着人群下车,看到了周围被迷雾笼罩的校园,心里不由的兴奋,很迫不及待的用双手去把这层迷雾解开,去看看这被笼罩城市的模样。
Hays, 是隶属于Kansas州的一个小郡,是建立在Ellis村下面的,如果要用中国地级市来形容的话,我认为是县来描述是最正确的,同时是Kansas州西北部最大的城市。这里人口两万刚出头一点点,可见是多么小,对于数字不是很敏感的我一开始对这个没有概念,但是当我生活五年之后,深深的体验到了,这个两万出头的概念是多么的小。这里的面积大概有二十一平方公里,这相当从这里的南头狠狠踩一脚油门就可以到达城市北头。所以,刚到达的第二天,我就准备徒步去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如果你要问我它周围有什么大的城市,耳熟能详的那种,我想只有提到Denver或许你才会知道,Hays名字的由来是在Webb成立了Big Creek Land公司后,在当时的据点勘测后绘制的一个城镇用地,以当时堡垒的名字命名的。Hays处于Kansas和Colorado交界处,这也正是成了去Denver无数次的缘由,Hays作为一个边境小镇,经历了引发美国旧西部神话的暴力模式,曾经叱诧风云的著名人物就住在这里,有George Armstrong Custer,和他的妻子Elizabeth Bacon Custer等,在那个时期发生了多起杀人案,在Hays北部的一个目的,被称作为“Boot hill”, 如今的这里,一片祥和,邻里和睦。
早晨吃完饭后,我就决定背上我的相机,去游走这个不一样的“美国“印象乡镇。
从学校出发,没有导航,没有手机,不怎么会英语,驱使自己出去探索的动力就是好奇。Hays对于自己来说,算是一个人生的新“起点”,所以,一切对于自己来说,都是充满了各种期待。带着自己的相机,准备开始了美国旅记第一篇。
美国的校园同国内大学“象牙”塔式不同的就是没有那一层层围墙和大门,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校园,这样的完全开放式,震惊了自己,因为自己还在校门,从apartment出来顺着小桥走出,可以看到校园的外侧,大多数的教学楼都主体颜色都是浅黄色的,看上去特别的整齐,记住了日出的位置,便开始放心的去打开这个对于我来说是新世界探索的大门。慢慢走出学校区域,要先过一个铁道,瞬间自己傻眼了,因为眼前的那一幕,和自己心中的“美国”完全不同,在来之前,看到的想到的,是那种高楼伶俐,到处都是行走在街道上的fashion式的型男靓女,眼前看到的是,一马平川的城市,寥寥无几的行人,用一句老人的话就是,在美国大街上,你扔一个棍子都打不到人,瞬间对自己身在何处,自己是谁产生了各种疑问。正当疑问满头的时候,我的余光被一束阳光吸引,回头,看到那个画面,感觉到一种莫名宁静,将自己种种疑问打消,忽然回想起,美国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山姆大叔”,这个名字感觉就像一个憨厚的农场主人,太阳刚刚升起,稍微没过树梢和房顶,没有显的那么耀眼,蓝天白云化为最清爽的背景,向远处延伸的铁轨,自己站在铁轨中间,像极了既要启程的列车,如果把自己比作一辆列车,我希望是那种绿皮火车,载着时间的记忆去穿梭在这片大陆之间。于是,拿起了相机,留下这第一张记录。
由于害怕自己迷路,就顺着铁道走,因为这样即使迷路,逆着铁道也能找到来时的路。走了大概三五分钟,来到了Hays的镇中心,也就是英语中的downtown,路两旁整齐的房子整齐的坐落在那里,方方正正,像极了LEGO的世界,美国国旗散落在店前,仿佛国旗在这里成了一种特殊的标识,这里的整体颜色居然和学校不同,是属于偏红砖色,看起来是那么的舒服,寥寥无几的行人,只有自己一人穿梭在街道中显的是那么的特立独行。
或许你也看到了,这里的云是我们很少见过的那种,压的很低,就感觉可以伸手就可戳穿一样,因为Hays周围是大平原,当你驾车驶出这里时,你能看到压低的云层的倒影在平原上,在山丘上,是不一样的美,云不在变的那么遥不可及。穿过街道来到了小镇中心,两旁的街道无比干净,整个镇中心,无比安静,风在空气中摩擦的声音仿佛都可以听到,现在大概是上午十点,两旁的商户营业的寥寥无几,每家商户前的基本标配都几乎是一张长椅两端配两花丛,将本该是商业浓重的街道变的生活气息满满,也让自己放下了追赶的步伐去感受这一切,忽然问自己在追逐什么,让自己一直保持这样一样快速的步伐,为什么到了这样的环境就自然的放慢了脚步,突然自己思绪停滞,矗立在这无人的街道,仿佛自己是那钟表盘上唯一不会转动的圆心 突然想到这就是社会时钟这个概念,人类的年龄规范和期望,像是行为的激发物和制动器,有时使我们的行为加速,有时候延缓,社会对于重大生活事件的适宜年龄有着一致性,比如结婚生子这样的延续,这个一致性会对我们自身造成社会压力,促使我们到一定的年纪后就去要接受某个特定的角色,我们从出生开始,开始学习各种所为的兴趣,之后在读书考试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光,在这个学习为重的期间,我们最珍贵最懵懂的“感情”被定义为了“早恋”,这样的恋爱,被无情的扼制,因为,学习第一,从学校出来后,我们步入社会,开始了投简历,找工作仕途,期间还要背负着家长催婚的号角,当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结婚,生子后感觉终于可以得到喘气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车奴,房奴,孩子奴等等,我们的人生,变成了一种“奴役”,面对这一切“奴役”的时候,开始为孩子的未来操心,上什么样子的学校,开始了省吃俭用为孩子的模式来面对生活的节奏,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我们把孩子变成我们想要的模样,终于可以说我们马上就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忽然间发现,这一路匆匆走来,自己当初想要生活早已变了它的样子,正当我们庆幸的要拥有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发现“退休”这个词,距离我们是越来越近,我们焦虑,我们惆怅,这一路的追赶来,变成了生命或者人生的某种妥协,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当我们转眼要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感受到了脖子以下是黄土的压抑感,去感叹,这就结束了? 一阵风吹来,将我带回了现实,告诉了自己,要慢下来,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也是在告诉自己,生活,慢下来,不要去追逐,不要去被周围影响,用于大爷的话一句话就是,“这一辈子最大的一个事,你不要管别人,你把自己做好了就行“,这样通俗的理,最简单也是最难。从长椅起身,继续向前走去。
经过刚才长椅的自我式剖析后,放慢了脚步。
漫步在街道,因为心态的改变,感觉自己的时间也变得多了起来,也正是因为这种慢慢的节奏,路过商店与商店相邻处的过道,拍出了自己感觉很有感觉的照片。
自己对于认路这个活从小都是天生擅长,看地图的时候,就感觉平面的地图变成了现实,自己在那里穿梭,会牢记脑中。自己瞬间感觉到了无比的放松,在回去的路途中,特地选择了一条新的路,不愿再走来时的路。伴随着一阵饥饿,发现已经到了中午,便开始往学校的方向走去,路途中发现一个店铺的橱窗是镜子那样,便给自己来一个写照,来纪念这这慢生活的第一天。
经历了这一天,完全颠覆了自己本身对美国的认知,那种从破灭到重组的心里路程,像极了自己对于事物认知的成长,也让自己学会了放慢步伐,去做自己。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独处的原因之一,这正是一个了解自己和提升自己的最好时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才能领悟到那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真谛。
勇敢的少年,快去创造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