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长河中,那些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时光,如同闪耀的星辰,镶嵌在记忆的夜空。在这漫漫育人路上,我懂得宽容是滋养心灵的沃土,能让每一颗年轻的心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记得25年前,我担任高二三班班主任。那时,每天清晨踏入教室都要查看纪律、卫生和学生学习情况,已成了我的习惯。那一天,教室里的垃圾桶满溢,垃圾未倒,一片狼藉。我询问谁是值日生,值日组的同学们面面相觑,最后,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赵志超身上。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抓起垃圾桶,摔门而出,动作之激烈,让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大家都怔怔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我沉默了几秒,打破寂静说道:“大家继续背书吧,他或许是忘了。”多年后,赵志超遇见我,脸上满是不好意思,我笑着安慰他:“理解,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其实,我明白,在青春的成长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波澜,给予宽容,便是给予成长的空间。
二十一年前,我初次执教高三。面对高考教学的复杂与复习备考的高难度,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在教学中也难免出现小失误。一次课堂上,聪明的学生王飞翔当场指出了我的错误,那一瞬间,尴尬如潮水般涌来。但我很快调整状态,学着老夫子的口吻说道:“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一句话,化解了尴尬的氛围。一年后,他复读再次与我相遇,他说:“老师,去年没给您面子,您是不是生气了?不过,现在听您讲课,感觉成熟了好多。”我笑着回应,那些过往,早已被时光冲淡。在教育的旅程中,老师也并非完人,敢于直面不足,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质疑,何尝不是一种成长的示范?
还有教复习班那年,班上有个内向的女生,学习总是不够用心。我当时严厉地批评了她,具体的话语早已忘却,但二十年后的相遇,却让我难以忘怀。她和家人辗转找到了我,原来,她正遭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希望我能开导她。交谈中,她提起了当年的事。那一刻,我满心愧疚,真诚地向她道歉,还以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她,不要盲目与他人攀比,幸福源于内心的感受。看到她脸上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深知,教育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而宽容与理解,是治愈心灵创伤的良药。
这些年的教育经历,让我愈发坚信,宽容是教育最美的语言。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错,就像幼苗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风雨的洗礼。作为老师,以宽容之心接纳他们的不足,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让他们在成长中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这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批评与建议,更能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而从容。
岁月悠悠,那些宽容的瞬间,早已在学生心中种下了善良与理解的种子,在时光的滋养下,悄然绽放成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