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前世今生
文/艾草青团
转眼又到中秋小长假,工作党们终于可以卸下一身疲惫休息三日。中秋节早已深入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却是四大节日中起源最晚的一个。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走过中秋节的前世今生。
“中秋”二字最早见于《周礼》,周朝的中秋之意还只是三秋之中的中间一秋,仅仅是时间上的概念。但根据《礼记》中曾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可见古人从周朝开始便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此种礼制是帝王对于天象的敬重,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此时的中秋并没有节日上的意义。
赏月的习俗始于魏晋时期,在《子夜四时歌》中出现了许多关于赏月的诗句,诸如:仰头看月光,寄情千里光。《晋书》中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但此时中秋赏月尚未蔚然成风,在文献中能够找到的资料十分稀少。
中秋真正成为固定节日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在唐代亦称“端正月”。在《太平广记》中记载了唐玄宗中秋节的故事:玄宗于中秋在宫中玩月,后顺着月光登入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饮食方面主要是摆酒席以赏月为主。在中秋时节赏月寄情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风尚,这在唐人诗作中多有体现,诸如“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
唐代开启了女子拜月的风气。中秋拜月的习俗自古有之,上文中提到过周朝开始有春天祭日、秋天拜月的礼制,是先民对于自然的崇拜和神化。关于中秋拜月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到了唐代,十分流行女子拜月,在李端的《拜新月》和施肩吾的《幼女词》中可见一斑。在唐代女性的拜月行为中可以窥见当时中秋节是一种女性节日,嫦娥奔月神话的推广为月亮赋予阴柔的气质,嫦娥成为了月亮的女性化身。人们认为月亮可以赐予女性美好、幸福,因此要拜月。
到了北宋时节,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我们所熟悉的月饼,苏轼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曾有记述如下: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簧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宋代的文化向世俗化的方向发展,赏月不仅仅局限于士大夫,开始成为全民的节日。在中秋之夜赏月、玩月、吟诗、宴饮,其乐融融。中秋节从此成为大众化的节日,而宋朝确定的中秋观潮、赏灯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中秋节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十分成熟,《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到此阶段,已经出现多种多样的月饼,而中秋节在明代也开始有“团圆节”的称呼。
在《帝都景物略》里面也有记载祭月用的水果等物品都呈圆形,回娘家的妇女在中秋当天必须要回夫家。可见到了明清之时,团圆之意已经与中秋节合二为一,逐渐变成如今我们熟悉的中秋节。而也正是这个时期,祭月的活动不仅仅再出现在上层社会,也开始在民间流行。
民国时期的中秋节与之前的朝代并未有太多区别,祭月、送节礼、赏月、吃月饼。虽然曾一度被废止,但对中秋节的禁令并没有影响大众对于中秋的情绪,人们从未忘过中秋。甚至在1934年还在海“大世界”举办过月饼展览会,特邀影后胡蝶制成著名的宣传广告,轰动上海。
如今人们早已不再单纯地靠天吃饭,祭月的习俗在大城市里逐渐消弭。忙碌的生活以及诸多娱乐方式让人们也缺少了以前赏月的闲情,大概只有团圆和月饼一直被贯彻,早已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既然我们始终认为中秋是团圆佳节,在这一天即使不能赶赴回家,也尽量与家里打一通电话,专心致志地听他们的叨念吧。不要让忙碌、金钱、物质迷失了自己的双眼,人生有限,应该多做一些值得的事情,多陪伴父母、伴侣、孩子。
愿每个人中秋时节陪伴在身边的人都是自己心底最希望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