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院大学的吴颢昕教授给我们做了课程的分享,《内经》是一部教医生如何成为医生,如何保健养生的学科,需要好好研读,《内经》起源于西汉末年,分为《素问》、《灵枢》,吴教授从《内经》理论的临床价值,原文的解读,阴阳五行学说,病因病机方面做了精彩的讲授。
“医圣”张仲景就是在吸取了《内经》的主要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六经为纲著成《伤寒杂病论》,《内经》讲述疾病的普遍规律,《伤寒杂病论》是疑难病的辨治规律。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是滋阴派代表,研究《内经》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术思想,如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六郁理论、痰等。开创了丹溪名方,如大补阴丸、越鞠丸、左金丸、痛泻要方、咳血方、二妙散。瘀血学说理论的建立对当代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内经》理论启迪临床医生的辨证思路,加深对疾病病机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南,是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发明的渊薮。
《内经》是中医学的主要理论基础,需要熟读,融会贯通,如睡眠问题,可以是阳不入阴,或阳气不足,或瘀阻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特别是遇到各家注解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处,尤其要独立思考。
病机十九条
五脏病机类包括大凡因风而致的头部肢体振颤摇摆,头目眩晕等症,多于肝有关;大凡痛证、痒证、疮疡的出现,大多与心有关;大凡因湿所致的皮肤四肢浮肿,腹部胀满等症,大多由于脾失健运所致;大凡因气机不利出现呼吸急促、胸闷不舒等症,大多与肺有关;大凡因寒而致的身体蜷缩,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等症,多于肾有关;大凡出现肺萎、肢萎或喘、呕等证,大多与上焦有关;大凡出现厥证,二便不通或二便失禁,大多与下焦有关。
六淫类病机包括多种突然发生肢体强直或筋脉屈伸不利的病证,大多与风有关;大凡上下所排出的水液,如涕、尿机呕吐泄泻之物是清稀、淡薄无明显热臭气的,大多与寒有关;多种颈项强直的痉病,大多由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所形成的;大凡腹大胀满的,多于热有关;大凡胸腹部发出鸣响,敲之如鼓的病证大多与热有关;大凡见到身扭转,背反弓,体屈曲,同时又有小便浑浊者,大多与热有关;大凡呕吐吞酸,突然发生喷射性腹泻,直肠肛门有急迫感(里急后重)的,多于热有关;大凡在热病的壮热过程中,出现神志不清,视物模糊,抽搐,痉挛的,多于火有关;大凡出现神志躁动,甚则狂妄不安,举止逾越常度的,大多与火有关;临床大凡见到口禁不开,两颌鼓动,全身颤抖,心神不安甚则神志昏迷等症,大多与火有关;大凡喘咳,呕吐等出现上冲之势者,大多与火有关;大凡出现红肿热痛且伴有惊骇不宁症状的,大多与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