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数学

暑假期间,有幸参加了洛阳市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通过钉钉平台,以线上方式展示了十几位优秀老师的授课,授课内容涵盖小学高中低段。听完这些老师的授课,感受颇深,每一个优秀的课例背后都蕴藏了授课教师的精心和用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数学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数学。课例《认识人民币》《认识几分之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长方体的认识》这几节课中,教师就充分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出发,让学生动起来,操作起来。

在《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上册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杨小艳老师从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一半导入,接着借助图形,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认识二分之一,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通过直观展示,动手操作,来体会平均分,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含义以及分数读法和写法,使学生逐渐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又通过折纸观察比较不同的作品中发现,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感受不同方法之间的相同之处和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总结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些物品,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几个不同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深度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为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打下良好的基础。

《认识人民币》这一节课,杨延玲老师从学生积累的一定生活经验和认知情况,设计了恰当的教学策略,很好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你怎么认识人民币?给人民币分类,购买一分钱小棒,10根小棒是一捆,是一角,10捆小棒是一元,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在巩固练习时,设计了抓钱游戏,模拟付钱不同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的有效。

所以说,学生动手操作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又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数学体验。

这几位老师都是将静态的数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数学思考。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预见性,对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可行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得轻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