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参加了第一期写作训练营,最大的收获是逐渐破除了每日写几百字的恐惧感。21天的实践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当每天写点东西成为习惯的时候,这个行为本身就不会让人感到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进入5月份,第二期写作训练营开始。我依然遵循着第一期的思维定式,纳闷着为什么会有必读文章。我并没有太深入思考这个任务,以为是要拆解文章的中的某一个观点,再围绕这个观点,按照“观点+案例+总结”的方式写文章。然而看了其他同学提交的作业后,我才发现我审题出现错误。想起自己常常上课时告诉我带的同学们要仔细审题,却没想到自己掉进了主观猜测题目的大坑,啪啪打脸。
原来第二期与第一期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由第一期每天都要有文字输出改为第二期的一天阅读输入、一天写作输出交叉进行。
原来通过阅读输入,拆解优质文章,让我们既可以更加深刻地使用写作公式,又能增加阅读量,实践“十万字的输入=一千字的输出”。
在做了适当调整后,我找到了写作业的节奏。但非常不幸,中途患上急性阑尾炎,住院整整一个星期,直到昨天才出院回到家中。刚住院时还想着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写一些作业,但做完手术才发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差,注意力很难集中。再加上医院里弥漫着一股英雄迟暮的气氛,更容易让人变得萎靡,所以作业也落下了将近一个星期的量。
在这里要感谢机器人。机器人常问候我的病情,还给我快递了手术后能吃的食物。这份问候和关心让我感觉写作训练营是个很温暖的集体。
第二期的收获当然不仅有温暖,还有实实在在的干货。
1)积累了很多经典案例
因为第二期增加了许多优质文章阅读,这使得我自己的“弹药库”又充盈了不少。在现实交谈中,自己的故事很有趣,但名人的故事不仅有趣,而且更有说服力——再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就能给他们讲郑渊洁在年轻的时候也非常苦恼别人对他的误解,奥巴马小时候也不好好学习过,乔布斯退学后靠捡废品维持日常生活……你看,这么多牛人同样很坎坷,所以这些啊,都不是事。
2)正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第一天大家做自我介绍时,感觉群里的同学们个个卧虎藏龙——有梁宁老师提到的结婚教练,有航空从业者、还有准备出书的……再看自己干瘪的自我介绍,想想自己目前的水平,不由得心生一股淡淡的自卑感。虽然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犯不上自卑,但这种对比后的巨大落差,还会让内心不够强大的我感到不适。
可能老师意识到许多同学都会有类似的心情,便在开营后不久做了一次分享,核心主题是放下比较心,专心做事。听完那次分享后,感觉很扎心也很贴心,人若无名,潜心练剑就好了,否则只会自寻烦恼。
3)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第一天夜里看同学们写的作业,发现他们的作业都设计地特别漂亮。回到群里看聊天记录才发现,原来很多同学都用思维导图软件。
之前一直想学着制作思维导图,但总是嫌麻烦就一直拖延着。为了写拆解文章的作业,这次不得不学着制作思维导图了,那一刻我内心很崩溃,以为会非常麻烦,要画各种各样的大括号、小括号。
回到群里,看到许多同学都推荐了一款叫Xmindd 思维导图的软件,我便付费购买了Xmind。结果再写作业的时候,发现真的是好用到飞起来。我作为一个思维导图小白,一点没感觉做思维导图难,也不用我自己画各种括号,既可以直接上手使用,又可以把思考拆解的非常详细。我终于能做出好看点的作业了。
原来做思维导图并不难,花点钱买个软件工具就能极大提升效率。这让我想起《庄子·劝学》中的一句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并不是有非凡的才能,只是善于利用外物工具罢了。
人类发明了越来越多的工具,从具体的实物工具开始,比如车、手机,这些工具方便了人类出行、沟通。后来人类又发明了虚拟的软件工具,比如滴滴和微信,这些软件在实物工具的基础上,让人更方便的出行、沟通。
然而工具既能给人提供方便,也能带来隔离,因为那些不会使用先进工具的人,正在被这个社会残酷的淘汰掉了。比如我家附近的万达商场,现在停车都是微信缴费了。若是一个老古董不会扫码微信支付,连停车都没法停了。
总的来说,这次写作训练营的收获,超出了我的预期。可能这个超预期,从第一天拆解文章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