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不经意间看到朋友圈里有关一个7岁孩子在公交车上去脚踢了一个21岁的男子,而这男子气愤下就打伤孩子,孩子送医,男子被拘留。
我看了这信息后,第一反应是这男子怎么了?为么这么“义愤填膺”?
上面没说是否有家长陪同这个7岁小孩,朋友圈里的议论都说熊孩子背后是熊家长。一个7岁孩童为么会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拳打脚踢呢?我作为妈妈,以我对孩子的观察,我觉得会不会是由于公交车偶尔的上下左右颠簸,孩子和男子难免互相碰到,孩子一般是很自我,也很不喜欢别人侵犯,也许觉得是那男子碰了或打了他一下,所以,孩子反击?
这确实是我最理想的情况。我只知道,有人要是打我女儿,她不管三七二十一肯定就打了回去,就更甭提别人抢她玩具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了。孩子和孩子间打架,你们知道,孩子力量小,我一岁多的女儿被打了后,总问为啥摸她衣服呢?现在知道是被打了,有时就打回去,有时就来问我谁谁为啥打我?
熊孩子背后有熊家长,这话我不反对,可就针对这事来说,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7岁孩童大打出手,确实太出乎我意料。那我能说这成年男子也是一个“熊孩子”么?只不过,这个“熊孩子”长大成人了,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没人替他兜底了。
我们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再后来的高考扩招,现在大学生真是“一文不值”,因为遍地都是,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按这个理,我们国人素质应该是提高,而且还是提高一大截。可为么一个21岁男子会对一个小孩这么没有容忍度呢?上帝都可以原谅小孩,诗人和醉鬼。毕竟不是每人都可以当上帝,但我也觉得对这个7岁孩子略加惩处就可以了,绝没到大打出手,摔打致伤的地步。从小爸妈就说,要做个大姐姐,照顾弟弟妹妹。这爱护老幼,也是一种美德。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啥这从古到今提倡的美德现在反而反其道而行之了呢?
当然,我不否认我们社会是大大进步了,要不,怎么连这“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传得沸沸扬扬呢?放在20年前,没有网络或者说网络不发达的时候,想知道这些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以前虽说有报纸,报纸上也会有报道,可你知道,报纸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这些个损坏形象的事情是比较少写的,写的比较多的还是谁谁在公交车上给谁谁让座了等等。
改革开放40多年了,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也让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世界上有了话语权。可社会这么快速发展,我们的国人素质有没有几十倍几百倍的上升呢?素质这东西,需要的是时间的积淀,时间的磨合,正如一个贵族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的。
虽然我们高考扩招,培养了很多很多大学生,可这些大学生里,有多少人只是披了“大学生”这个狼皮而已,实际上还是躲在爸妈被窝里的“小羊羔”,跟那“啃老族”有一拼,所谓“难兄难弟”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