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生存环境下,很多人觉得自己没得选,所以才「不得不」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
比如一个人失业了,面对每天的生活开支,找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因为手上没有太多的技能,就只能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因为大量的时间被消耗,能力上不去,年龄越大,工作机会就越少,逐步被社会淘汰,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在这个例子中,找工作的核心动力,并不是真的想工作,「没钱应付当前的开支」才是工作的诱因,因为躺不平,所以不得不去工作。
手上的技能不足,脑力类的工作不好找,出卖体力就成了最快的变现方式,所以体力劳动就又成了一个不得不选的选项。
年龄越大,工作不好找,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再加上能力积累一直不足,体力劳动并不稀缺,被淘汰就成了不得不选的结局。
你有没有发现,前面的「因」,铸就了后面的「果」,这些「果」拉长时间维度看,又成了新的「因」,导致了新的「果」。如此往复循环,就陷入了「不得不这么做」的陷阱之中。
一件事情的变化,通常受两个方面的限制,一个是「时」,代表时间、时势;另一个是「位」,代表环境、生态位。人就是在跟「时位」的互动过程中,作出选择的。
可是,太多的人只注重「现在」这一刻的时位,觉得自己没得选,却忽略了「过去、未来」的时位。
所有人都知道,临时的佛脚抱不来,想要抱佛脚,就要复盘过去,看清自己习惯的思考方式;未雨绸缪,提前为未来做好准备;至于当下,很可能在短期内会利益受损,但目的是「用更多的时间去换取未来的发展空间」。
比如就普通人来说,随着年龄变大,工作越来越难找,是大概率事件。找不到工作,就很容易干滴滴、快递、外卖,如果这个市场饱和了,就只干保安、保姆、保洁。这些劳动都是体力劳动,最终被社会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想要破局,在饿不死的前提下,就要尽可能的为未来打造变现系统的能力做储备。积累这些能力,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为自己这家公司的CEO,能独立承接市场需求完成商业变现,就是你的终极目标。
从未来的「时」来看,工作越来越难找这一点不会改变,但你却在「位」的层面,积累了打造变现闭环的能力,你用现在的时间,换取了未来的空间,你就打破了「不得不、没得选」这样的魔咒。
不过你放心,走这条路的人极少,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放不下「眼前的既得利益」,他们的未来已经被彻底锁死,没有未来,就是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