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下午的四点多,在家忙了一天,想去做美容,舒缓一下情绪后,再写简书日更。
我按电话预约的时间准时到达,服务人员却说要再等一会,想着做完还要回家写日更,我立刻有些急了,“和你们再三确认的时间,来了还让我等?!就不能把时间安排准确吗?”服务人员一直陪着不是,等了半小时后才开始做美容。
等的时候想起,我每次去中医院做推拿,约好了时间去了也是要等一个多小时,心里慢慢静了下来。
上面的情况其实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我们对应该得到的服务没有达到预期而感到不公,认为别人没有信守承诺。情绪袭来,一溃千里,却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如果用经济学沉没成本原理来思考问题。事情会怎样呢?
我们的目标是在五点半做美容,六点半结束。
实际情况是,不管你是不是抱怨,都必须多等半小时,到七点才结束。
抱怨者,虽然从道理上来说,政治正确。但这个错误却不见得是服务人员本人直接错误所致,而你却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给了她,她成了接盘侠。
她的情绪受到不良影响,她在心里自然对你产生厌烦情绪,但你是客人,她敢怒不敢言;又怕你在后面的服务中给她找问题,心里惴惴不安,希望尽早结束这次不愉快的服务。
在这种心情下,她对你的服务就会打折扣。而你在前面已经释放过了不公平待遇的情绪,肯定也不想自己再找不痛快,毕竟自己是来做美容,回家还有其他事要做。
而如果你适当地表达不满却没有责怪他人。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会有同理心,心生愧疚。
在适当的情况下,用她的方式为你的等候给予一些小小的补偿,回馈你的耐心等待。
毕竟现在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服务业挣的是客户的钱,必须以客户为中心。
否则,市场也会无情地夺走他们的饭碗。
有时候,你在这里吃的亏,会在别的地方用以其他的方式补回来,世界是运转的,能量是守恒的。总有一些事情,老天会给我们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