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范畴。从逻辑的角度看,意境说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看,意境说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从审美活动的角度来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在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刘禹锡的著作等,都有所表现。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象”、“思与境偕”等命题,揭示了“意境”的美学本质,把艺术想象和意境的创造联系了起来。意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这一点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也有指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对于一切具体事物的观照最后都应该讲到对“道”的观照。“道”包含“象”,产生“象”,但是单有“象”并不能充分体现“道”,因为“象”是有限的,而“道”既是“有”也是“无”(无名、无限性、无规定性)。老子的这种思想也就体现了“意境”的特殊的规定性。对于“意境”的这种特殊的规定性,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深远,平远。他们之所以画“远”,是因为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了山水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外,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以,“远”,也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的园林艺术最能说明意境的这种特殊规定性。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园林的意境就是突破小空间,进入无限的大空间,它的意境就在于它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由于意境包含有这种形而上的意蕴,所以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特殊的美感,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惆怅,忽忽若有所失,这种美感,就是尼采说的“形而上的慰藉”,也就是马斯洛说的“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意境除了可以在艺术美的领域谈论,实际上,意境作为审美意象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不限于出现在艺术美的领域,它也可以出现在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领域。比如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望远,在登高望远时,他们心目中呈现的自然美是一种带有形而上意味的意象世界,也就是意境,,这是他们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惆怅。在社会美的领域,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用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们同样可以有意境的感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