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朱自清先生说过一句话——"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段话表明了朱自清先生对经典训练重要性的深刻见解,也正是这个基于原因,他编著了《经典学谈》这本书。
在没有阅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读过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例如《背影》《春》……所以,我以为朱自清先生是写散文的,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朱自清先生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朱自清先生把经典书籍一个一个的解读出来,利用小故事的环节吸引我们去读,他的逻辑脉络清楚,让我们都能读懂,朱自清先生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读了第一章《说文解字》,我了解到了造字的起源,朱自清先生还说教育的初步是识字,还对东汉和帝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进行了具体论述。《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作者还介绍了“金文”“甲骨文”“籀文”等古文字。介绍了古代写书的方法和六个条例,六个条例,也称为“六书”,也就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些我在之前都是不知道的,读了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这本书朱自清先生所写的内容真的太清楚,太具体了,让我能回味无穷,对于经典,我接触的很少,看的也少,但是,读完之后,才发现,读经典真的让人拓展视野,就会觉得恍然大悟。我也要多读经典,学习前人的思想和精神,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
近两天阅读,发现了一句很好的话。“我们去读经典,不仅是在发现经典本身,也是一再反观自己人生的过程。阅读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看见未来。”读经典不仅拓展我们的视野,也能让我们反观自己,更好的看见未来。希望大家都能一同去阅读经典,学习经典!